新鲜家常菜
家常菜谱,美食攻略

芥末墩儿 老北京小吃十三绝

芥末墩儿的制作方法 ?

主料:大白菜 两棵(最好是高棵菜叶紧包的、直径10-12厘米的、每棵不超过2000克的为宜)。辅料:白糖200克,米醋200克,精盐10克,芥末25克(可根据个人喜好酌量加减)。程序:1、先将白菜去掉一两层老帮。再切去菜根,整棵冲洗干净,横切成3-4厘米厚的圆段(即白菜墩,注意不要散开)。2、烧一锅开水,将一只高壁沙锅(或瓷坛)放入开水里烫热,待用。将白菜墩逐段放在漏勺里,用勺舀开水浇淋4-5次(不宜浇得太熟,更不可将菜直接放进开水),甩干水码入烫好的沙锅内,每放一层撒少许盐(宜淡不宜咸),再撒入芥末、白糖,直至全部码完,最后浇入米醋(不喜欢吃醋不放亦可),将沙锅盖盖严,用小棉被捂严实,第二天即可取食。说明:此菜甜、酸(或不用放醋)、脆、辣。头天做第二天就能吃,简单省时。此为20人量,可随吃随取,切记不要用粘了油的筷子夹取,吃不完要放在阴凉处保存。

怎样做芥末墩 ?

芥末调辣的方法

1、芥末用水调匀(不能太稀),放到火上去烤,然后再盛放到蒸锅内稍蒸一下辣味即可出来;2.、用滚开水冲入芥末调和拌匀,然后加盖,放于阴凉处几小时,也可出辣味;3.、在芥末中酌量添加些糖或食醋,能缓冲辣味,且风味更佳。

芥末墩儿

这是一道传统的北京小吃,既能吃到白菜的清脆爽口,又能吃到芥末的“冲味儿”,原料简单,但是味道酸、甜、辣、脆、冲,非常有特色;这道菜吃的时候,还要在碟底浇上一层原汤,吃的就是透心凉,钻鼻的冲味儿,有勇气的话真的尝试一下,保准你消夏、解腻、开胃。
材料
白菜梆子200克,芥末粉30克,白糖10克,米醋30毫升,盐5克
做法
1.白菜洗净,顶部的菜叶不用,只留白菜梆子。另取一只可密封的饭盒,或者是咸菜坛子,确保干净无油;2.将汤锅中的水烧开,放3-4片白菜在漏勺上,另一手用汤勺舀起开水,淋浇在白菜上,淋三次即可。烫好的白菜迅速放入凉水中过凉,然后充分沥干水分。直到将所有白菜都烫完;3.饭盒底部码一层白菜,撒上一层芥末粉,白糖,淋入1/3量的米醋,然后再盖上一层白菜,再撒调料,最后在表层也撒上芥末等调料,加盖密封保存,或者放入冰箱大约2-3天后即可食用,如果觉得味淡,可以在腌渍的汤里加入少许盐,浇在芥末墩上。
小诀窍
芥末墩儿里的白菜一定要清脆。尽量选细长紧密的来做,只留梆子,但是最关键的一步还是焯烫!其实这道菜说烫,更准确些。不要将白菜直接放入锅中煮,应该是将烧开的水淋浇在白菜上,大约三次即可。不要担心白菜不熟,凉菜里咱们经常生吃。浇多了白菜很容易软烂,最后的芥末墩儿怎么吃怎么不带劲儿,就这道理; 菜码好后,一定要加盖密封,也就是要经过“捂”!否则芥末味散尽,吃着不冲鼻,不刺激,也就没有乐趣了; “捂”好的芥末墩放在冰箱保存,随吃随拿,但是要用干净无油的筷子取,否则时间长了容易变烂、发霉。

饭店芥末墩做法,具体步骤,都用什么,求解 ?

芥末墩儿
  将大白菜去老帮,整棵横放,切成3厘米长的圆墩状,用沸水烫一下,码入坛中,一层白菜墩,一层芥末面和白糖,最后淋上一层米醋,捂严,一天即成。味道酸甜辣而爽口。
  芥茉墩是地道的百姓菜。大白菜上市了,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很多讲究北京味儿的家庭主妇都要做芥茉墩儿。过年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茉墩最好不过了。它清爽,利口,解腻,很多人都喜欢。
  做芥茉墩,要选细长棵的大白菜,去掉外层老帮洗净,切5厘米左右的段,用开水浇烫一下,除去白菜的清气味。用洗净的瓷罐或瓷盆,码一层菜段,撒一层白糖,抹一层芥茉,然后再码一层菜段,再撒白糖、抹芥茉,一直将罐或盆码满后,适量地放一些白醋,最后用大白菜叶子盖在上面,盖好盖,过几天就可打开食用了。
  食用的时候,要用干净筷子把芥茉墩逐个地夹出来,放在小碟内,再倒些原汤,味道酸、甜、脆、辣、香五味俱全,喝一口原汤透心的凉,芥茉钻鼻的香辣味儿,顿时令人痛快许多。在食用了油腻食物之后,吃芥茉墩不仅换了口味,那舒服适意的劲儿妙不可言!
  芥末墩儿是北京传统风味小菜。老北京失传的点心和菜肴很多,但芥末墩儿依然保存了下来,一是这道菜太有特点了,二是因为用大白菜作原料具有普遍性。芥茉墩儿是地道的百姓菜,一到冬天大白菜上市,老北京很多讲究的家庭都要做芥茉墩儿。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吃得油腻,换换口味,芥茉墩最好不过了,清爽、利口,颇受老北京人喜爱。
  老北京人大都会做芥末墩儿,将大白菜剥去老帮子,横刀切成寸高的菜墩儿,放在漏勺上,用汤勺不断舀起正在沸滚的沸水浇在菜墩上,一直浇到白菜开始变软,即一层层码在瓦盆内,码一层,撒一层芥末,芥末上撒白糖和少许醋。这样一层层码好,最后用棉垫子把瓦盆盖严封实,约两三天即可食用。芥末墩儿吃起来辣味蹿鼻,恨不得眼泪都流出来,嘴里却爽脆甜香,叫人欲罢不能。
  《闾巷话蔬食》中记载:“旧时北京有个小报介绍此菜,说其'上能启文雅之士美兴,下能济苦穷人民困危'”,其作者还在致美斋单间里看到过张大千画的梅花册页,上面配有酒壶和芥末墩儿,并提有“谁言君俗气,梅花老酒伴君游”。想来张大居士虽为蜀人,但对芥末墩儿也是情有独钟。
  宴席“四凉”之首
  芥末墩儿一听名字,就带着京味儿,是老北京年夜饭里必须有的,满族人尤其喜欢吃这道菜。它属于凉菜,而且是凉菜里的首席,盛行在冬季和初春时吃。食用的时候,要用干净筷子把芥茉墩逐个地夹出来,放在小碟内,再倒些原汤,味道酸、甜、脆、辣、香五味俱全,喝一口原汤透心的凉,芥茉钻鼻的香辣味儿,顿时令人痛快许多。年菜中大鱼大肉甚多,吃口芥茉墩能起到清口儿的作用,这个时候,芥末墩儿就成了抢手货。做芥末墩儿就得多做,以防断顿儿。
  过去老北京年夜饭讲究“四四见底”,所谓“四四见底”,是指宴席由四凉(芥末墩儿、炸咯吱、肉皮冻儿、五彩花生米)、四热炒(红烧鲤鱼、葱烧海参、清炒虾仁儿、烩鱿鱼菜)、四肉菜(米粉肉、四喜丸子、红焖肘子、回锅肉)、四汤菜(烩三鲜、奶汤干丝、玉米全烩、八宝涮锅)等组成,讨一个四平八稳的吉祥寓意。
  老舍家的名菜
  老舍先生家有一样菜远近闻名,有客人来,往往点名索要,这个菜就是“芥末墩儿”。老舍与胡絜青刚结婚的时候,头一回单独以小家庭的形式过年,老舍心血来潮,“命令”夫人动手做几样家乡的年菜吃吃,头一道就点了“芥末墩儿”。夫人胡絜青当仁不让,一口承诺下来:没问题。可是心里打了鼓,不会呀。在娘家当姑娘时,年年都吃,就是一回也没瞧见是怎么做的,眼睛全在书本上。
  夫人很麻利地买来了大白菜、芥末面儿、糖、醋和大绿瓦盆。从备料和......余下全文>>

求:老北京凉菜芥末墩儿的做法,要详细的 10分?

主料:大白菜两棵(最好是高棵菜叶紧包的)。
辅料:白糖2础0克,米醋200克,精盐10克,芥末25克(可根据个人喜好酌量加减)。
程序:1、先将白菜去掉一两层老帮。再切去菜根,整棵冲洗干净,横切成3-4厘米厚的圆段。

2、烧一锅开水,将白菜放入开水里烫热,待用。为了美观我将白菜墩捆好,逐段放在盆中。

3、将芥末粉用开水沏好,放入盐、糖、白醋,搅拌。

4、将搅拌好调料洒在白菜墩上,盖上烫好的白菜叶子。第二天即可取食。
说明:此菜甜、酸、脆、辣。头天做第二天就能吃,简单省时。切记不要用粘了油的筷子夹取,吃不完要放在阴凉处保存

芥茉怎么吃法? ?

“芥末可以在调凉菜粉丝、皮蛋、粉皮中加入

芥末墩儿的做法
1.白菜剥去老叶,稍微冲洗下以后去掉尾部叶子,然后断成三到四厘米的段;如图二
2.白菜墩用牙签固定下,以免外表的叶片脱落
3.烧开水,将准备好的白菜墩放在漏勺上,开水一勺勺均匀浇到白菜上;(不要浇得太熟,大概3-5次即可,不要将菜直接放进开水。因为白菜墩很厚实不好浇透,所以视情况可以翻一下面再浇开水)
4.将芥末粉均匀撒在白菜墩上,然后撒上适量白糖,微量食盐,浇入红酒醋,趁热盖上盖子闷好

烹饪技巧

1、如果有条件,可以用小棉被等捂上,我是趁热盖上盖子闷,然后直接放在温度稍高的屋子里两天,开盖后就问到一股芥末的香气。然后从外层剥出食用的量,蘸捂出来的芥末汤汁和已经发酵的芥末粉食用就行了。
2、一般放米醋就行,家里正好有上次参加橄榄油大赛剩下的红酒醋,感觉香气与米醋不同,味道更清雅,所以放了这个。
3、很多人做的时候会将白菜一片片分离一层调料一层白菜的码上发酵,我觉得那样太麻烦,所以就直接将白菜切开成墩做的,这样是不是更像芥末墩?哈哈。拍照的时候还是摆了个造型滴。记得吃芥末墩儿的时候,一定要张开嘴!

芥末白菜墩儿 ?

芥末白菜墩
白菜

芥末墩儿是一道老北京传统小凉菜,所用原料简单,只是用到了最最平常的大白菜,加上糖、醋、芥末等几味调料,经过世代传承,简单的几样食材,却调和出了经典。 

原料:白菜根的部分1000克;

调料:芥末粉55克;盐3克;绵白糖650克;米醋640克;

步骤与做法:
1、将白菜码在干净无油的盆里,用开水(要用刚刚烧开的水)往白菜上浇,盖上盖子后将开水滗出去(这样不容易烫到),这样反复三次,找一个干净的锅,将醋倒入,加入3克盐,加入绵白糖,烧开,就是糖醋汁了;

2、将水沥干后,将白菜码好,撒上一层芥末粉,再码上一层白菜,再撒上一层芥末粉,将煮开的糖醋汁,趁热浇到白菜上,白菜和糖醋汁的比例刚刚合适,正好一满盆,赶上盖子放在阴凉处,3天左右就可以吃了。

小贴士:

1、白菜不要选菜叶的部分,要选底部帮子的部分,这样做出的成品才够爽脆;

2、一定要加入一点盐,这样才能中和酸和甜的味道;

3、用开水烫的时候,没有将白菜切段,为的是保持其形状;

4、烫过后,在码入盆之前,再将白菜切一下,放芥末粉的时候,是要一层一层的放,这样容易进味儿。

5、最关键的是糖、醋、芥末的比例,第一次做虽然好吃,但还是醋放少了,感觉差了那么一点意思,这次这个比例做出的成品,甜、酸、辣、脆四味一体,互相融合,又不互相夺味儿,恰到好处。非常爽口,值得一试。

北京有什么好吃的? ?

1。驴打滚

豆面糕又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 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似乎是一种形象比喻,制得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真驴打滚,扬起灰尘似的,故而得名。这一点连前人也发出疑问。《燕都小食品杂咏》中就说:“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还说:“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可见“驴打滚”的叫法已约定俗成。如今,很多人只知雅号俗称,不知其正名了。现各家小吃店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但大多数已不用黄米面,改用江米面了,因外滚黄豆粉面,其颜色仍为黄色,是群众非常喜爱的一种小吃。
2。艾窝窝

艾窝窝,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爱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爱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 《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 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 可见这种食品是用糯米洗净浸泡,尔后入笼屉蒸熟,晾凉后揉匀,揪成小剂,摁成圆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馅,就成了明万历年间称之为窝窝的 食品。但为什么后来又成为爱窝窝呢?在清人李光庭的《乡谚解颐》一书中找到了说明。因为有一位皇帝爱吃这种窝窝,想吃或要吃时,就吩咐说:“御爱窝窝。”后来这种食品传入民间,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说“御”字,所以省却了“御”字而称“爱窝窝”。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间,明代《金瓶梅》中记录当时流行的美味中就有爱窝窝。
爱窝窝外皮用的糯米是已经蒸熟的,馅也用桃仁、瓜仁、芝麻仁和白糖事先炒好,所以做得之后就能食用。故《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白粉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挫。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爱窝窝。”还注说:“爱窝窝,回人所售食品之一,以蒸透极烂之江米,待冷裹以各式之馅,用面粉团成圆形,大小不一,视价而异,可以冷食。”
3。糖卷果
糖卷果是北京风味小吃中的名品,深受中外食者青睐,尤得女性食客的喜爱。

糖卷果主料用山药和大枣,配以青梅、桃仁、瓜仁等辅料。山药鲜品 营养丰富,含蛋白质、精纤维及维生素等成分,是中医传统的用药。中医认为山药性温味甘,无毒,入脾肺、肾经,有补中益气、补脾胃、长肌肉、止泻和健脾。固精、益肺的功用。大枣更是中医和民间常用的滋补品,每100克干品含糖量63-76.3克,并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居各种鲜果之首,每100克鲜枣肉中含量达300-600毫克,人体利用率平均为86.3%。中医认为枣肉味甘性温,有补脾和胃、养气生津之功,可治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营卫不和、贫血心悸、烦躁多梦等症。卷果主料为山药、大枣,是一道名副其实的药膳。

制作方法:将山药1500克去皮剁碎,大枣500克去核,果料切碎,两料拌匀后稍加水和面粉,搅拌均匀,用油皮将拌匀的料裹包好,上笼蒸5分钟;准备消毒过的干净豆包布一块,将蒸得的原料趁热置于布上,捏成三角状长条,凉后切成小手指厚般的块,入七成热的油锅,炸成焦黄色时捞出;另用锅加油、水、桂花、白糖,小火熬成糖稀,将......余下全文>>

芥苜是怎样制成的 ?

芥末墩儿是老北京的家常菜,简单易做、贮存期长,过去在“几棵大白菜撑一年”的时代里也算上上品佳肴了。

这道菜的主料是大白菜,但不是普通的大白菜,要那种深秋才上市的、细长的、青口的(叶子青翠颜色)的“长白菜”。白菜买来后剥去外层老叶只留拳头粗细的一条白菜心儿,切去根部,在改刀斩成寸段(高3厘米左右的段)如果太粗就从中间一剖两半,再用细棉线捆扎结实避免散开。

芥末要用市场上最便宜的、黄色的芥末,大概块儿八毛就能买一两(30克还是50克我没细问)要是做上3棵白菜差不多两袋芥末粉就够了。制作时还要配上等量的白糖和适量的白醋。

处理好的白菜段(或捆)要用沸水烫过,略烫即可,初学可以放在漏勺利用滚沸的开水反复烫至色白稍软断生就行了。

接下来找一个广口的瓶子,把烫好的白菜仅仅码在底部,码严紧后上面铺一层芥末粉、白糖和白醋;上面在紧紧的码一层白菜、撒一层调料。依此类推知道码满容器,把剩余的调料撒在最上面,加盖密封严谨后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夏季要入冰箱冷藏以保鲜。吃的时候要用干净的竹筷夹取,剩余的继续密封保存。每次取出的一次吃完,切不可再倒回容器中。

在整个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油”!制作过程如果沾了油,白菜会很快腐烂,成为名副其实的“臭白菜”哦。

过年时北京人有哪些民间艺术 ?

北京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下列民谣:“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春节时仅有以上几种食物,当然不算丰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其马等,不仅是北京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的必备食物。一些富足的北京人,昔日还有除夕夜食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是不会少的。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当各式荤素大菜已备齐时,北京人还备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今日之什锦果脯。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秋末晚菘 ①古人称蔬菜好吃,常夸“初春早韭,秋末晚菘”。《本草纲目》解释道:“菘性凌冬 ?

1、白菜或大白菜。2、第②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白菜的国家或我国种植白菜历史悠久。 第④段:百菜不如白菜(人们因白菜的优点或好处而喜欢白菜)。(意思对即可)3、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答出两种即可) 4、①营养丰富; ②产量高; ③耐贮存; ④价廉物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万丰美食菜谱大全 » 芥末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