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家常菜
家常菜谱,美食攻略

湿气食疗 湿气重怎么调理

体内湿气重的人如何食疗 ?

介绍几款去湿食疗方: 1.薏米红豆粥:人人皆宜的去湿佳品,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注意:不放米效果特好) 2.清热祛湿粥 : 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制作: 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温热服食。
疗效: 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但 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3.消暑健脾祛湿汤:蜜枣、赤小豆、生姜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陈皮。
功能:清热解暑、巩固排泄及消化系统功能。 4.健脾祛湿茶:白术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贡菊50克,香橼50克(如是男性不加此药)
5.和中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6. 清热祛湿汤
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适合去骨火,祛湿,清热毒。
7.鹌鹑祛湿汤
材料:鹌鹑4只,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鹌鹑、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煲1个半小时即可。
适合清热祛湿,润肺化痰。
8. 横脷祛湿汤
材料:猪横脷250克,夏枯草、棉茵陈各10克,生姜2片。
做法:把猪横脷先飞水去腥备用;将夏枯草、棉茵陈及生姜和猪横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烧开,然后转小火煲1个半小时即可食用。
该汤不但清热祛湿,去肝热,对糖尿病人还有食疗功效。
9.草龟祛湿汤
材料:草龟500克,猪肉200克,新鲜土茯苓250克,红枣6个。
做法:把草龟、猪肉、土茯苓、红枣一起放到砂煲内熬3至4个小时即可。 有清热祛湿及解毒功效。
另外,还有土茯苓赤小豆鲫鱼汤、绵茵陈煲鲫鱼、赤小豆煲鲤鱼、猪肚粥、冬瓜煲老鸭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湿功效。

湿气重吃什么,去湿气的食疗有哪些 ?

饮食祛湿助你一身轻松 近期气温反复,时冷时热,又雨又潮湿,人的身体那么会感到湿气重。体内湿气长期淤积无法排出的话,人就比较容易得病。湿气重除了进行体育锻炼,最重要的是在饮食上进行调理。那么湿气重吃什么,去湿气的食疗有哪些?下面吃网小编就告诉您湿气重吃什么,去湿气的食疗有哪些。 湿气重吃什么 常见的祛湿食材 花旗参: 吃得过多生冷食物,引致脾虚,可喝花旗参茶,具健脾益胃之效。 荷叶: 取自荷花之新鲜叶片,晒干使用。除了去湿利尿的作用外,亦有开胃消食之功效。 白术: 乃菊科植物,其根部用作食疗。具健胃强身和对四肢乏力及食欲不振等具疗效。 土茯苓: 土茯苓乃白合科植物,其根入药。具促进体内水分流动之功效,利尿并具安神之效。 薏仁: 即薏米,主理去湿,亦具消除水肿及有益肠胃等功效,其利尿功效强。 木棉花: 具除湿毒及清热功能。 茅根: 即白茅的根部,是利尿去湿之好材料。 湿气重吃什么 去湿气饮食调理方法 湿分寒湿与暑湿等,湿重可阻塞人体气机,最常见的表现为不思饮食、腹胀、一身酸痛等症。在饮食上,可多食用些具有芳香化湿、温经散寒、温里、发散等作用的药食两用的菜类与佐料品种,如生姜、辣椒、大蒜、蒜子、葱、香菜、芹菜、扁豆、藠头、紫苏及花椒、胡椒、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及未放盐腌的淡豆豉等,着名的葱豉汤就是发散之方,由淡豆豉、葱2味组成。一般湿见温而消、湿见香而散。此外,可适当喝点酒、多喝水,水要喝较热的开水,如肠胃虚寒的人喝了热开水会暖胃和舒服些;水果以橘子、柚子较适宜,因为在橘、柚中,都含少量的挥发油,因而有芳香化湿之用。 湿气重吃什么 祛湿食疗 健脾祛湿汤 材料:淮山(干品)10克,土茯苓10克,溪黄草10克,猪胰(猪横月利)300克,清水适量。 做法:淮山、土茯苓、溪黄草、猪横月利洗净一同放进砂煲中,加适量清水煲开,然后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饮用。 功效:适合脾胃差者饮用。 和中化湿汤 材料:木棉花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鸡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适量,用大火煲开,再转小火煲1小时即可。 功效:适合湿热脾虚者饮用。 清热去湿汤 材料:土伏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陈皮半个,水8碗。 做法:土伏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煲内,水滚转慢火煲3小时即可。 功效:适合去骨火,去湿,清热毒。薏米莲子汤 用料:薏米30克,莲子30克。 制法:将用料全部放入沙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小时即可。 功效:此汤是由健脾祛湿热的薏米与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的莲子相配而成,具有健脾、祛湿、养心、清热的功效。适用于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心悸、烦躁失眠、泄泻等症。 节瓜薏米鳝鱼汤 用料:黄鳝200克,节瓜250克,薏米60克,芡实30克,冬菇15克,生姜4片。 制法:黄鳝剖净去内脏,洗净切段,放入开水中飞水,过冷河;节瓜刮皮,洗净切大块;生姜、薏米、芡实分别洗净,冬菇用水浸软洗净。将用料全部放入沙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小时,调味食用。 功效:清热祛湿、健脾开胃。用于湿热下注筋骨所致的两脚麻木、手足无力,也可用于小便短赤、风湿性关节炎、脚气病等。薏米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功能。芡实功能益肾固精,健脾除湿。 砂仁陈皮鲫鱼汤 功效:健脾祛湿 材料:砂仁6克、陈皮1/4个、鲫鱼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余下全文>>

如何去除体内湿气或者潮气,最佳的食疗方法有哪些? ?

薏米粥:薏米30-60克,粳米50克,同煮粥,用适量白糖调味食用。有健脾和胃,除湿利水,抗癌消炎作用,适用于体虚或老年人浮肿,下肢脚气,食欲不振,脾虚腹泻,风湿痹痛,牛皮癣,湿疹,风湿腰病等症。 紫草畅0克,黄柏15克,香油500毫升,冰片3克。先将紫草、黄柏捣碎,放入香油中熬后去渣,待凉后加入冰片,用时涂患处或用纱布条敷患处。治疗湿疹。

湿气重怎么办 去湿气的食物 ?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增加,吃肉吃得太多,吃的食物里有污染,运动量少,身体阴盛阳虚,湿邪内郁,体内湿气越来越重,当人体内湿气过重时,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湿气重脸上长痘痘,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口腔症状比较明显,舌苔白厚。可能与你的情志不畅、劳倦过度或吃的多(喜肥甘厚味、凉食)、贪凉等等有关。>>> 体内湿气重的症状当你身上出现这些情况,让长生树养生网带你一起了解湿气重怎么办!去湿气的食物饮食上应注重清热祛湿,健脾淡补,慎吃冷食。多吃冬瓜、黄瓜、豆类、小白菜、苦瓜、梨、苹果、香蕉、猕猴桃、桃、西红柿等。少吃油腻、易上火的食物。慎食太多瓜果冷饮,以免刺激肠胃,引起消化不良,尤其是胃寒或有轻度胃炎的人,要特别注意。去湿气要主动补水,尽量少饮酒,因为酒能助湿。补水也可以花样翻新的,比如早餐喝豆浆,午餐喝汤,晚餐喝粥,白天喝茶,睡前喝牛奶等。脾胃不好的人,可以自制凉茶或养生粥调养,里面可根据个人的口味喜好适量加入莲子、枸杞子、麦冬、荷叶、丝瓜、大枣、山楂、砂仁等健脾利湿、益气消食的中药。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 功效:补脾、利水、消肿,其作用为补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伤正气。 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苋实煲老鸭 功效: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苋实100~120克,老鸭一只,宰净,苋实放鸭腹内加水文火煮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 炒扁豆淮山粥 功效:健脾养胃。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儿减半。 萝卜莲子猪舌汤 功效:清润滋补,宽中下气,可除春寒去湿困。 萝卜750克、莲子50克、苋实25克、蜜枣3个、猪舌500克、猪骨750克。 鹌鹑汤 功效:健脾开胃。 鹌鹑一只、党参15克、淮山30克煲汤。 另外,还有土茯苓赤小豆鲫鱼汤、绵茵陈煲鲫鱼、赤小豆煲鲤鱼、猪肚粥、冬瓜煲老鸭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湿功效。

通过什么食疗方法可以去除体内湿气? ?

人体内的湿气是很顽固的,很难祛除了,必须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效果的。
一般常用的祛湿的食物有薏米、红小豆、白扁豆、陈皮、山药、冬瓜(尤其是冬瓜皮)、茯苓、西瓜皮等等。可以用这些食材来熬粥或是煮水。典型的方子有健脾祛湿粥和参苓白术丸。
中医认为湿与其他邪气勾结容易致病,比如说湿跟风结合起来叫做风湿,跟寒结合起来叫做寒湿,和热结合起来通过叫做湿热而且湿本身还可以化热,所以湿产生的后果是多方面的,形成的局面也是很复杂的。
在长夏季节(7.7日到8.6日一个月的时间)常有暑湿,所谓暑病皆湿,也就是说暑天由外界的环境湿热体内化湿的功能不足导致湿热内聚的情况。

吃什么食物可以去体内湿气? ?

如何去体内湿气 传统医学认为,夏秋之交热而多雨,湿气较重。湿邪过盛可致病。湿邪伤人有内外之分,外湿多由气候潮湿,坐卧湿地而致病;内湿多因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所致。
中医认为:脾脏能运化水湿。脾喜燥而恶湿,若脾阳振奋,脾脏健运,运滑水湿功能正常,湿邪则不易致病。反之,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四肢酸懒、身重而痛、关节屈伸不利、胸中郁闷、脘腹胀满、恶心欲吐、食欲不振、大便溏泻、舌苔厚腻等症状。为预防、减轻湿邪伤人,必须重视护脾。只有脾胃阳气振奋,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
因此,在夏秋之交,应特别注意居室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涉水及淋雨后应及时将身体擦干并更衣;阴天水凉时不要在河水及游泳池里长时间浸泡,以防外湿入侵肌表伤人。为防内湿,切勿过量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此外,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适量煮粥食用,可护脾胃,祛湿气。
数千年前中医就提到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有自然调节能力,但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因此影响健康。
此外,现代人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也会造成肠胃消化功能受阻,水分代谢失调。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支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皮肤起疹、脸上黏腻不舒服,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 少动、饮食不节制及压力,造成湿留体内。
以中医而言,会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做为祛湿法宝。运用植物香气来对抗感染病,是老祖宗的智能。譬如南方人随身佩带艾草蒲杀菌,防止感染疾病。或在气候回暖、细菌病毒号发的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门口挂把佩蓝、石菖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气饮水之意。 现代药学也发现,这些芳香植物确有抗病毒功效,如被制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就是一例。 此外,热辣辣的姜汁发汗,最适合在淋雨之后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苦温的中药甘姜如同慢墩火,缓缓将体内水气逼散出来。
中医教你除身体的湿 但要真正去体内湿气,还得从改善生活习惯开始下手。
中医提供以下方法,让你轻松除去身体浊重湿气,重新恢复神清气爽。
第1招 勤运动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第2招 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 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第3招避环境的湿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
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
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
水分摄取要适量
天气热了,饮食也应该随着气候变化而变化了。夏天要享受食疗的好处,可以选择一些祛湿清热的食物来加强身体的抵抗力。 此时的饮食应逐渐转为清淡食品,多食用一些蛋白质含量高的鱼类、瘦肉、豆制品、乳制品等;应选择清淡而富有营养,又能消暑益气的蔬菜,如豆芽、豆腐、蘑菇、木......余下全文>>

湿气重的食物有哪些? ?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湿气重怎么办? 养生专家指出:湿气重要少食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温性的食物要少吃,比如,牛肉、羊肉、辛辣的东西。不要吃太凉的事物,应多吃健脾胃、去湿食物并适当温补,让湿气随大小便排出。另外,还应多进食健脾去湿的食物。 推荐健脾去湿食疗 1、苋实煲老鸭:滋阴养胃,健脾利水 苋实100~120克,老鸭一只,宰净,苋实放鸭腹内加水文火煮2小时,加少许盐服食。 2、赤小豆、冬瓜煲生鱼汤:补脾、利水、消肿 生鱼一条、宰净,冬瓜(连皮)500克,赤小豆60克,葱头5个,煲汤,不放盐。 3、炒扁豆淮山粥:健脾养胃 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儿减半。 预防湿气入体的方法 1、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饮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2、勤运动 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 3、避环境的潮湿 此外,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下列事项:不要直接睡地板,空气中水分会下降且地板湿气重,容易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最好睡在与地板有一定距离的床上。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也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

湿气重的食疗 ?

世上有一种药,又能当饭吃,还能当茶喝,不仅美味养人,还能让全家人百病不生。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东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样抓一把,洗干净后放在锅里面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粥了。熬薏米红豆粥是有很多技巧和讲究的。薏米很硬,红豆也很硬,如果放在锅里一直熬,大概熬一个多小时还不烂,很浪费火或者电,而且搞不好还会把水烧干,造成糊底。我建议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在锅里加进去足够的水,烧开后熄火,让薏米和红豆在锅里闷半个小时,再开火,烧开后再闷半个小时,红豆粥就煮成了。第二种方法更简单,就是把眼下家里不常用的保温瓶洗干净,把薏米和红豆放在里面,再倒进去开水,塞紧瓶头闷着,每天晚上这样弄好,早晨起来就是粥了,正好当早餐喝。这是非常省事的,也最节省能源的,不用再熬了。薏米红豆粥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分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正好可以当茶喝。如果是夏天,上午就得争取把它喝完,因为到下午喝就会变味了。至于功效,那真是非同小可。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因为它是红色的,红色入心,因此它还能补心。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同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关于薏米和红豆的“消肿”作用,也很有意思。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肿就是水肿。试看今人,10个里面起码有5~6个身体发福,这也是肿,叫做体态臃肿。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水肿如此,肥胖也是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祛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的水液,也就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而实践证明,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者,效果尤其好。经常有人问:“为什么薏米红豆粥煮不成黏稠状呢?”还有人对我说:“我在熬薏米红豆粥的时候,加了一小把大米,结果粥就熬稠了,味道那叫一个美啊!”我说:“千万不能加大米进去!”为什么?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红豆和薏米都是祛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就稠了。虽然味道可能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红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能振奋心阳,温补心气,使人精神饱满、中气十足。它特别适合强脑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心火过旺、湿热内扰所致,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上百合或莲子同煮,或者两种都加。百合能润肺、养颜,又能清心火、安心神。莲子最能养心、清心火,同时又能健脾、补肾,但是莲子稍有滞涩作用,身体比较瘦弱的人可以用,但那种体内淤滞较多的胖子恐怕就不宜用了。用莲子的时候,要去掉里面......余下全文>>

除湿气的食物 ?

五类除湿食物排行
蔬菜类:荠菜、金针菜、冬瓜、冬瓜子、丝瓜、黄瓜、苦瓜、甜瓜、芹菜、苋菜、甘蔗、马兰头、生萝卜、茼蒿、茭白、竹笋、茄子等。
水果类:西瓜、香蕉。
鱼类:青鱼、鲫鱼、鲢鱼、鳊鱼等。
豆类:黄豆、绿豆、蚕豆、赤豆。
其他:荷叶、牛蛙肉和菊花。
注:这些蔬果的食用方法可以按自己口味选择,能加工的可以烹饪,能生吃的也可生吃。
健脾除湿的食物
1、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2、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3、香菇 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4、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5、栗子 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6、红枣(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7、鸡肉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8、兔肉 味甘、性凉。作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
9、猪肚(猪胃) 味甘、性温。作用:补益脾胃。宜于虚弱、泄泻,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溃疡。
10、牛肚(牛百叶) 味甘、性温。作用:益脾胃,补五脏。宜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11、羊肚(羊胃) 味甘、性温。作用:补虚弱、益脾胃。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
12、牛肉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中气下陷,慢性泄泻。
13、桂鱼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14、泥鳅 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作用:补中益气,利水祛湿。宜于中气不足、泄泻、脱肛。
15、粳米(大米、硬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16、籼米 味甘、性温,归肺、脾、心经。作用:补脾胃,养五脏。宜于脾虚湿盛腹泻。热证、湿热证、阴虚证忌食。
17、糯米(江米)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作用,补中益气,补肺敛汗。宜于脾虚腹泻,近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粘滞难化,食积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18、扁豆 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作用,健脾化湿,清暑和中。宜于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19、黄豆 味甘、性平,归脾、肾经。作用:健脾,补肾。宜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
20、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作用: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宜于脾胃虚弱胃痛,津亏肠燥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溃疡。湿证、湿热证、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不宜与葱、莴苣同食。...余下全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万丰美食菜谱大全 » 湿气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