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揪片汤怎么做好吃 ?
汤揪片子的做法
材料集合图:
1.西红柿(最好用开水烫一下,撕去外皮)切成小块,锅内热油,烧至8成热时,下西红柿大火爆炒(如果能用葱花爆一下会更香,我偷懒)
2.当西红柿炒至出水变软时,将木耳、黄花、干蘑菇一并放入
3.大火,翻炒均匀
4.加入两勺盐
5.加入足量的开水,量稍微大一些,因为一会要在里面煮面片,大火烧开
6.面要提前揉好,醒发半个小时以上(凉水和面即可,不用加盐和酵母。比平时饺子皮的面稍微软一些。)
7.用擀面杖擀成面饼状
8.用刀将面饼切成比大拇指稍宽的条状
9.将每根面条压扁后,扯成长长的宽条,目的是为了让面条变薄。注意扯的时候用力要均匀,不要扯断了
10.将长面片绕在手腕上,开始揪面片了
11.揪面片动作一定要麻利,揪成2厘米见方的片
12.这可是一个技术活,不能拖泥带水的,不然面片会甩不脱哟~~
掌握三个字“快、准、薄”:
【快】,是因为面片揪的多,动作慢了,之前下锅的都煮哝了,后面的还没有揪完。
【准】,说的是不要让面片甩到锅外面去~
【薄】,讲究面揪的要薄软有筋。
13.面片揪的过程中,要用汤勺不断抄一下锅底,防止粘锅。面全部揪完后,再大火滚煮3、5分钟
14.将洗好的菠菜丢进去,煮开,关火
揪片儿怎么做好吃 山西揪片的做法图解 ?
揪片的做法步骤11.面粉里加凉水活成面团
揪片的做法步骤22.擀开,均匀的洒些面粉
揪片的做法步骤33.再擀开
揪片的做法步骤44.用手切出长条
揪片的做法步骤55.右手用食指和大拇指将面揪成一片一片
揪片的做法步骤66.揪片做好了
太原哪里有好吃的揪片? ?
肥肠炒揪片,也就是肥肠穿,在大营盘十字路口,随便问个人就行。不要去安徽肥肠面去吃,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的,大营盘肥肠面开 了十几年了,不好也坚持不了这么长时间,就卖肥肠面不买别的,你应该去吃一下去。
山西太原10大著名小吃有哪些 ?
山西太原有哪些小吃,你知道吗?山西面食为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添加了绮丽的一笔。拉面、刀削面、刀拨面、剔尖、擀面、拨鱼、揪片、猫耳朵、擦面、河漏等各种面食更是令人应接不暇、数不胜数。这些面食在太原都可以品尝得到,而且其制作技艺更见精湛,采用蒸、煮、烤、烙、炸、煎等方法,制作方法独特;所制之面,口味特别。当然除了面试,太原的美食也是非常的多1北大街的冰激淋火锅,情人的首选吧,·冰激淋的凉爽,加外面的热乎乎的巧克力酱。虽然门面小,但很温馨! 2尖草坪民族幼儿园附近,有一家头脑。黄酒味比较大,算是比较正宗哒! 3尖草坪立交桥底下,有个熟肉铺,以卖肥肠出名。4十三冶一中旁边的粥底火锅,很特别,喜欢喝皮蛋粥的人首选哦!5府东街有一个北京炸酱面馆,在太原就算是正宗的啦! 6府西街解放路交叉口往北一点,中级法院楼下,那有个羊肉泡馍,好多名人去吃过,算是太原最早的泡馍了。7五一路北面,国民师范旧址,离太原大学不远。那里有个店名好象叫驴肉香的店,有驴肉锅、驴肉蒸饺、驴肉饼.去了都要要上,都吃吃。太原特色小吃记住“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名言。这些比较著名的,想要尝个鲜的朋友就亲自去品尝一下吧!
揪片子的介绍 ?
揪片又称掐疙瘩,揪片儿,撅疙瘩,是山西晋中民间传出的一种汉族风味面食。 面和好后,撤成面片切成一寸多宽的条,用手一片一片揪入开水锅里(大小与手指头肚相同),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食用。这种面食做法简单,吃着筋滑,适于青壮年吃。
山西古老的风俗是什么? ?
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亦称端阳节、重午节、端五节、重五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节等等,是山西民间夏季最隆重的节日。 端午节的内涵,源于古人的驱邪避瘟活动。盛夏,是黄土高原上各种疾病滋生、蔓延最活跃的季节。古人解不开这个谜,便认为是邪祟作怪,并由此创造了一系列避邪手段进行抗衡。后相沿成俗,形成了今天我省的端午民俗活动。
山西有哪些名吃? ?
山西名吃 www.shanxiql.com 2007-08-14 山西侨联 平遥碗托:平遥的碗托是清代光绪年间城南堡厨师董宣首创,距今已有100年的历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西安经平遥时,品尝过这种食品之后,赞不绝口,当场赐以重赏。平遥碗托,成为一种地方名吃。 平遥碗托的制作方法是将面粉用温水调成糊状,再加以一定的比例盐水,菜子油,调成稠糊状放入五寸左右的小碟笼蒸约十五分钟,待凉后,可根据食客的要求切成条,成片状。 平遥碗托既可热炒,也可以冷吃。冷吃切成面条状加入醋、蒜泥、芝麻、大料水、辣椒粉、香油等拌着吃。平遥碗托冷吃凉爽、清香,光滑可口,你一不小心用力一吸,面条就会钻入你的胃里面。其热炒通常是加豆芽、蛋丝,再加上山西的名醋和酱油,上台后香味四溢,诱人馋涎欲滴。 平遥牛肉:晋中平遥,出的另一中华名吃就是平遥牛肉,它也跟慈禧有关,她西逃在外用的九九如御膳,第一道菜就是平遥牛肉。它薄如刀片,咀嚼后,津津有味。 它是用当地良种牛肉,宰杀后要用平刀大拉,出血完全干净。宰杀后用盐腌泡半月有余,煮沸后加入调料,先是大火煮沸,炆火慢炖,直到熟透,最后用温火4小时左右捞出。 肉红色的牛肉是其独有的颜色,即可凉拌,又可热炒,浓香扑鼻,甘醇可口。 太谷饼:“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这是晋中的名谣。能跟中华传统的美食平起平坐,可想这太谷饼的份量了。 太谷饼是三晋大地很典型的很有代表性的地方名吃,它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甘香,清凉爽口,放久了又绵软,它另一个显著的特点,常温下放上半年,不发霉,不变质,并且能保持酥软性和原有的风味口感。 太谷饼,它制作的比例比较严格,用上好的面粉,雪花白糖,北路胡油,水粞,苏打,碱面,芝麻。它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除了必须按比例将水粞、食油、苏打、碱面在一定的水温混合之外,面粉和白糖要分两次混合,直至面团发白发细为止。面团粘上芝麻后,再放入吊炉炉制。成品的太谷饼为红黄色。 山西刀削面:如果你会讲几句地道的山西话,又会做刀削面,你不用怕了,你可以到世界各地开你的刀削面馆了,不愁两餐了。 刀削面以刀工、削技绝妙而被人称为飞刀削面。工艺精巧的厨师削出的面条“一跟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削面如鱼儿跃”。 山西人吃面条,可以开面宴,刀工不同,而又风味各异,拉面、刀拨面、剔尖擦面、揪片、猫耳朵,光听制面师傅摆谱,你会瞪大眼睛的。而刀削面是面中之冠,作为山西名吃绝对没有夸大。 过油肉:不论何地的山西饭庄,山西的过油肉一定是正正规规摆在热菜的前面,而且服务员一定还会郑重其事向您推荐。 过油肉是山西最著名的传统特色菜肴,历经数代厨师精心烹制代代相传至今。并在全国的烹饪大赛中,屡获殊荣。各地经营山西风味的菜馆为了适应当地食客的需要,往往在过油肉里配洋葱、蒜台、黄豆芽……但不管怎么变,一定是选用上好的里肌肉。 太原清和元头脑:太原清和元头脑是用羊肉、羊髓、煨面、藕根、长山药、黄芪、良姜八种物品混合煮成不稀不稠的汤,在山西太原又叫八珍汤,最为传统的就是要数清和元饭店的了。 羊肉味甘性热,补虚开胃,藕根清热化痰,山药补脾除湿,黄芪味甘性温,补脾健肺,良姜温中下气,暖胃消食,这些配合在一起,就组成一剂温补而不腻、清薄而又可口的药饵,清晨一碗......余下全文>>
山西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 ?
太原旅游资源丰富,较为著名的名胜古迹有晋祠、天龙山石窟、永祚寺、纯阳宫、崇善寺、窦大夫祠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名山、石窟、寺院、庙宇、湖泊、森林、温泉、溶洞、峡谷、河流、古建筑、古遗址、名人故居、历史文化纪念地、博物馆等旅游资源的丰富以及高品质的文物的集中,在国内也是非常少有。其中晋祠圣母殿内宋塑侍女像栩栩如生,姿态各异,在海内外享有盛名。天龙山的北朝石窟及隋唐造像、崇善寺明代藏经、纯阳宫关羽立马铜像,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均占有辉煌的一页。此外,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贞观宝翰”《晋祠铭并序》碑文,是现存最早的唯一完好的唐太宗行书碑。太山、天龙山、龙山、蒙山等名山见证了太原城2500多年的沧桑岁月。
太原市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称得上是华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的“晋祠”园林、建于明代的永祚寺、
双塔寺、中华傅山园、晋祠园林
中国双塔建筑的杰出代表“凌霄双塔”、被专家传为世界之最的中国最大道教石窟龙山石窟。
晋祠
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瓮山下晋水发源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叔虞封唐,子燮因晋水更国号,后人因以命祠名。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度,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亭中有唐太宗撰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序》。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隋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长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誉为“晋祠三绝”。陈运和诗《晋祠》赞“唐太宗的行书石碑不老 宋代铸的铁狮雄风依然”。
天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四周山峦起伏,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石窟分布在天龙山东西两峰,东峰8窟,西峰13窟。各窟的开凿年代不一,自东魏至唐,历魏、齐、隋、唐四个朝代。以唐代最多,达15窟。石雕体态生动,刀法洗炼,具有丰富的质感。宋代改名圣寿寺,寺宇已毁。寺前蟠龙古松苍翠蔽日。
永祚寺双塔
永祚牡丹(双塔寺)
在太原市东南郊郝庄村南。本名“永祚寺”。只因其寺内那两座”巍峨壮观的古塔,引人瞩目,才被世人习呼为双塔寺。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高僧福登奉敕建造。现存寺内主要建筑,全为砖构。八角十三级,高54.7米。塔内有阶梯,可登顶层,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人们出入太原,双塔首先映入眼帘,成为太原的标志。寺内牡丹遍地,传为明代所植。
龙山石窟
在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龙山山巅。石窟开凿于元初,道人宋德芳于太宗六年(1234年)主持营造龙山石窟及昊天观。现庙宇残坏,石窟尚存,共8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共40余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实,衣着庄重,与佛教石窟艺术风格截然不同。
纯阳宫
在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又称吕祖庙。创建年代无考。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晋藩王朱新扬对宫内重新规划,规模空前。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增筑后院巍阁3层,景观宜人。该院整个建筑布局,类似八卦形式,为国内少见。
窦大夫祠
在太原市西北20公里上兰村、汾河峡谷左侧,祠内古柏苍翠。晋国大夫窦犨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历代都留有碑记。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是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其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练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水温较低,人称“寒泉”。“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多福寺
在太原市西北24公里毗邻有人民兵工第一校之......余下全文>>
山西的面是什么 ?
1 山西面食天下绝
2 蒸制面食
▪ 馒头
▪ 莜面栲栳
▪ 高粱面鱼
▪ 稍梅(烧麦)
▪ 面塑
3 煮制面食
▪ 剪刀面
▪ 刀削面
▪ 包皮面
▪ 拉面
▪ 龙须面
▪ 八姑(拔姑)
▪ 揪片
▪ 剔尖
▪ 猫耳朵
▪ 饸饹
4 烹制面食
▪ 炸糕
▪ 一窝酥
▪ 甩饼
▪ 锅贴
▪ 麻花
▪ 锅魁
▪ 煮饼
▪ 孟封饼
5 一面百吃
▪ 面食文化
▪ 下关中、留西洋的山西面条
山西特色美食有哪些? ?
“天下面食,尽在三晋”,山西面食从远古走向今天,也从黄土高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山西面食,不仅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山西面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可以考证的时间算起,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以面条为例,东汉称之为“煮饼”;魏晋则名为“汤饼”;南北朝谓“水引”;而唐朝叫“冷淘”……。面食名称推陈出新,因时因地而异,俗话说娇儿宠称多,面食众多的称谓与名堂,正说明山西人对它的重视和喜爱。山西面食种类繁多,一般家庭主妇就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成数十种的面食,如刀削面、拉面、圪培面、推窝窝、灌肠等。到了厨师手里,更被舞弄得花样翻新,让人目不暇接。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 一般家庭妇女能做几十种,到了厨师手里,更是花样翻新,达到一面多样、一面百味的境界。剔尖
这是山西人食谱中的精品,有白面剔尖、高粱面剔尖、杂粮面剔尖等等。白面剔尖要在特制的铁板( 俗称“剔面板子”)上用特制的筷子来剔。高手剔出的剔尖,呈中间圆、两头尖形状,有的用特殊技巧还可剔出宽于铁板2~3倍的长剔尖来。技艺在于面条离铁板的一瞬间,用筷头顺势将面拉长,用筷尾快速拨离铁板。这种面食操作别致,筋软爽口,易于消化,配上大炒肉、炸酱、荤素打卤,别具一格。
擦面
把和好的白面按在扁眼擦子上,从擦子漏下掉入开水锅里煮熟,配上各种浇头、打卤食用,这种面食易咀嚼、好消化,适于老年及牙齿不良的人食用。
揪片
面和好后,擀成面片切成一寸多宽的条,用手一片一片揪入开水锅里,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食用。这种面食做法简单,吃着筋滑。
河漏
把和好的面投入特制的河漏床,迫使面从下方均匀的孔内下到锅里。待面压到一定长度,用刀从下方把面条截断,煮熟配浇头或打卤食用。
拨鱼
把和的很软的面放在一个带把面板上,一手端面板,一手用铁制筷子或木筷子一根一根往下拨入锅内,如小鱼在水里跳跃。这种面柔软绵滑,易于消化,配上荤素浇头或打卤即可食用。
猫耳朵
外形酷似猫的耳朵,小巧玲珑,吃起来有韧性,利口。做法是用白面、莜面或高粱面等和好,把面擀成面片。切成小方块,用拇指按推成薄片,自然卷成猫耳朵状,如果配以羊肉佐料,味道就更美了。
莜面栲栳栳
用营养价值极高的莜面做成的,将面揉精,将小莜面团一揉、一搓,再往手指上一绕,就变出了一卷卷的莜面栲栳栳,竖立在笼中蒸熟即成。
头脑
头脑是太原市特有的一种名早点,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莲菜,一条长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具有滋补、活血功能。每年农历白露到立春期间,太原市各清真饭店大都有“头脑”上市。
灌肠
是武乡的夏令小吃,它是用荞麦面制成的,营养丰富,性味甘平,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本草纲目》载:“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白带,脾积泄泻。”特点是色棕明亮,爽口不腻,去火充饥。因此,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最常见的食品之一。
疤饼
在晋中、晋南等地有—个古老的风俗,孩子做满月,外婆家或亲朋好友总是提一包酥脆的“疤饼”前去祝贺。这种松脆酥香的疤饼,又叫石子饼,用油和面,将碾薄的面饼放在炉中已经加热的石子上,慢火烤熟,形成凸凹不平的疤痕,因而得名。其中繁峙疤饼最为有名。
碗托
又名灌肠,是山西的又一风味小吃。分白面碗托和荞面碗托。吃时用刀切成条状,浇上蒜醋调味,或冷食、或油炒热吃。在晋西北保德、河曲、偏关及代县街头,随处可见卖碗托的摊点。平遥、榆次、太原一带以白面碗托热炒居多,俗叫......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