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家常菜
家常菜谱,美食攻略

北方月饼 北方月饼品牌

北方人吃什么月饼 ?

南方人中秋吃月饼,有广式月饼、苏式月饼、滇式月饼等品种,不过你知道吗?想不想知道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月饼是什么?下面中国吃网带你看看。 ? 一说起,不得提一下京式月饼。是的,京式月饼则是北京乃至于北方月饼的代表。京式月饼是混糖类,就是把油、糖、面混合在一起做成的饼皮,包的馅基本是拌制的,不需要高温炒,只要把料拌合在一起就行了,而且馅的原料用得比较多的是冰糖、青红丝(柚子、桔子皮腌制后染成红色、绿色)、核桃仁、瓜仁,加油和熟面粉。口味偏硬、纯甜,甜度及皮馅比适中,一般皮馅比为4:6,喜用麻油,口味清甜,口感酥松。 老北京过中秋吃的是“自来红”及“自来白”两款传统月饼,团圆饭吃完以后赏月的时候,因为北京中秋节月亮升起来都比较晚,大概得等到九点多钟月亮才会升起来,这时候人就在四合院摆上桌子,喝喝茶,然后吃口月饼。 自来红和自来白都是传统京式月饼,它们的得名来自不同的皮色:自来红是烫面制成的,自来白则是冷水面团,所以呈现不同颜色。 “自来红”用来祭祀所以有严格规定,皮要用芝麻油做,里面放有不同的果仁,还有北京的“青丝、红丝”(杨梅和陈皮),而且要有冰糖。“自来白”的材料就比较随意,没有特别规定,只是面是用猪油和的。 中秋节还要用红糖、芝麻酱制作一种称为“团圆饼”的面食,以象征全家甜甜蜜蜜、团圆和美之意。制法是:将发好的白面加碱揉好后根据笼屉大小先擀成四片簿面饼,每片上均抹上些芝麻酱、糖桂花汁,并码上些果脯、核桃仁葡萄干等,一层层叠放在一起,再擀一较大的面饼从上向下将其包严成大圆形饼,上屉蒸。 “团圆饼”和月饼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作为主食,而月饼只是茶点。 北方人吃月饼的由来 有人以为吃月饼和送月饼,自古以来就与中秋节有关。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相传,后来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到了中唐,人们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楼观月,而当时还没有月饼出现。说到月饼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宋的时候。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不相干,那时的月饼与现代月饼亦大不相同,只是作为蒸食品在饮食市场出现而已。 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食和赠于良朋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休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子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少年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做皇帝。八月初二,徐达攻下元大都,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这一夜南京,人们绘月宫图,陈列鲜果、月饼,燃点斗香,讲“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故事,竞放水灯等等,热闹非常。此后,无论南方、北方中秋之夜都十分热闹。北方人在这一天要吃月饼、水果,购兔儿爷给孩子玩。

北方传统月饼的花样做法 ?

亲们,是不是南方有南方的老月饼,北方有北方的老月饼啊不一样 ?

南方月饼有广式和苏式 老月饼没有过
北方的老月饼 那种用糖做的 硬的要死 可以砸死人的

京式月饼与广式月饼的区别? ?

(1)广式月饼。广式月饼是目前最大的一类月饼,它起源于广东及周边地区,目前已流行于全国各地,其特点是皮薄、馅大,通常皮馅比为2:8,皮馅的油含量高于其它类,吃起来口感松软、细滑,表面光泽突出,突出的代表是广州莲香楼及广州酒家的白莲蓉月饼。

 骸(2)京式月饼。京式月饼起源于京津及周边地区,在北方有一定市场,其主要特点是甜度及皮馅比适中,一般皮馅比为4:6,以馅的特殊风味为主,口感脆松,主要产品有北京稻香村的自来红月饼,自来白月饼,还有五仁月饼等。

北方人中秋吃什么 ?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请月姑。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金门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广东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习俗,主要是妇女和小孩,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俗谚。晚上,皓月初升,妇女们便在院子里、阳台上设案当空祷拜。银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还摆满佳果和饼食作为祭礼。当地还有中秋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流传广泛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还要用砖块砌成,约占塔高的1/4,然后再用瓦片叠砌而成,顶端留一个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必食一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取名自屈原《楚辞·少司命》“援北方闭兮酌桂浆”。桂浆,一名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 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明初南京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筑朝月楼,皆供人赏月,而以游玩月桥者为最。人们在明月高悬时,结伴同登望月楼、游玩月桥,以共睹玉兔为乐。“玩月桥”在夫子庙秦淮河南,桥旁为名妓马湘兰宅第,这夜,士子聚集桥头笙箫弹唱,追忆牛渚玩月,对月赋诗,故称此桥为玩月桥。明亡后,渐渐衰落,后人有诗去:“风流南曲已烟销,剩得西风长板桥,却忆玉人桥上坐,月明相对教吹箫”。长板桥,即原先的玩月桥。 近年来,南京夫子庙已重新修葺,恢复明清年间的一些亭阁,疏浚河道,待到中秋佳节时,就可结伴同来领略此地的玩月佳趣了。

  江苏省无锡县中秋夜要烧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纱绢,绘有月宫中的景色。也有香斗以线香编成,上面插有纸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以桂花蜜酒佐食。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安徽省婺源中秋节,儿童以砖瓦堆一中空宝塔。塔上挂以帐幔匾额等装饰品,又置一桌于塔前,陈设各种敬“塔神”的器具。夜间则内外都点上灯烛。绩溪中秋儿童打中秋炮。中秋炮是以稻草扎成发辫状,浸湿后再拿起来向石上打击,使发出巨响并有游火龙的风俗。火龙是以称草扎成的龙,身上插有香柱。游火龙时有锣鼓队同行,游遍各村后再送至河中。

  四川省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杀鸭子、吃麻饼、蜜饼等。有的地方也点桔灯,悬于门口,以......余下全文>>

月饼哪个牌子的好吃? ?

一.稻香村(最佳传统月饼):稻香村始创于1773年,是享誉中外的著名汉族特色糕点品牌,被誉为『糕点泰斗、饼业至尊』,月饼就更美味了。
二.华美(名牌产品):中国绿色食品、中国名牌产品、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著名商标,东莞市华美食品有限公司。

三.安琪(知名畅销品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省冰皮月饼标准起草企业之一,口味不错,在深圳地区很受欢迎。
四.天伦檀香楼(最佳寓意月饼):天伦起源于1903年,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四川名牌产品、国饼十佳品牌,在西南地区极富盛名。

五.荣华(香港品牌):源于元朗荣华酒家,香港最具规模的饮食集团之一,可能存在商标之争,不过真心好吃,看准买吧。元祖(时尚月饼):始创于1980年台湾,中国十大月饼品牌,专业致力于设计制做糕点,不过元祖不只有蛋糕,也有创意月饼。
六.美心(广月代表):创于1956年,香港最大饮食集团之一,月饼十大品牌,著名品牌,美心食品(广州)有限公司,广式月饼中的名品。

七.米旗(北方影响力品牌):米旗甜点创建于1994年,是一家以生产月饼、蛋糕、面包为主的连锁食品企业,在北方地区品牌呼声很高。

月饼代表什么意思? ?

唐朝时,太宗李世民为征讨北方突厥,平定其屡次的侵犯,令手下大将李靖亲自率部出征,转战边塞,结果屡建奇功。八月十五这天凯旋归京。为了庆祝胜利,京都长安城内外鸣炮奏乐,军民狂欢通宵。当时有个到长安通商的吐蕃人,特地向皇上献圆饼祝捷。太宗李世民大喜,接过装璜华丽的饼盒,取出彩色圆饼,指着悬挂天空的明月说道:“应将胡饼邀蟾蜍 即月亮 。”随后,将圆饼分给了文武百官。从此,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流传了下来。 一说始于宋朝。在北宋时的京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每逢中秋之夜,人们均登高楼、爬高山,待月亮升起时开始进行祭月活动,所用供品有月饼、瓜果、鸡冠花之类,但以月饼为主。宋代诗人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那时的月饼与现在的月饼已很相似了。 今天,我们在中秋节吃月饼,不仅为了庆祝丰收,而且也是对亲人团圆的一种期盼

关于月饼的传说 ?

中秋吃月饼的由来-八月十五杀鞑靼
小时候,就听老人说“八月十五杀‘达子’”,生吞活剥中记下了。后来念了几年书,才知道:“达子”,是“鞑靼”的日照咬舌子话。

“达子”是谁?八月十五为什么要杀“达子”?是什么年代、什么地方、什么人杀的?日照,有没有杀过“达子”?

【1】

据1999年版《辞海》:

鞑靼,古族名。又作达怛、达旦、达达、塔塔尔等。见于唐时。为突厥统治下一个部落。突厥亡后,逐渐成为强大的部落。两宋、辽、金时,除本部外,又将漠北蒙古部称黑鞑靼,漠南蒙古部称白鞑靼。

蒙古兴起后,鞑靼部(塔塔尔)为蒙古所灭,西方仍将蒙古泛称为鞑靼。

元亡后,明又将东部蒙古成吉思汉后裔各部称为鞑靼。

此外,在广义的应用上,鞑靼有时成为中国北方诸民族的总称。

日照,杀过“达子”。在安东卫城北,轿顶山侧东小孤山的东南,有一大土堆,当地人叫――“达子坟”!

邑人传言,金代农民起义军首领杨安儿兵败后,余部除乘船去即墨继续抗争外,散居日照乡间和山寺的大部入了白莲教。

后来,虽金、宋相继亡国,但白莲教一直秘密流传于民间。

1234年,蒙古灭宋,一统天下,极力推行民族分化和歧视政策,把全国人分四等:蒙古人是一等人,色目人(西域各国先降元的人)是二等人,“汉人”是三等人,“南人”、即原南宋治下的各族人为四等人。各省、县、乡、里,甚至大村,都派蒙古人直接统治。汉人、南人不准集体打猎,不准举行宗教活动,不准持弓矢等武器。

民间相传,为防汉人、南人私造兵器,金属铁器统归官府所有,就连百姓家的菜刀,也专人看管,谁家切菜,得到乡官里正家切完再回家做饭,违者定斩不饶!

据史料载: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只能申诉,不能还手。蒙古人酒醉打死“汉人”,交一份埋葬费就可了事。“南人”每廿家编一甲,蒙古人、色目人为甲主,甲内人的衣、食、住、行皆归甲主支配,甚至将“南人”逮住与牲畜样标价买卖,一个“南人”与一头驴价格相差无几。

如此残暴的统治,百姓苦不堪言。此时,杨安儿的后代杨万主持安东卫一带白莲教教事,以祖传医道掩护,联络四方,准备起事。

为避官府耳目,以免走漏风声,杨万命人做了一种圆形糕点,叫“圆饼”,里面夹着红糖拌朱砂,意为“诛杀元禀(兵)”,以此为联络暗号。并晓谕教众,朱砂避邪,吃了带朱砂的禀贴刀枪不入。

这年八月十五,白莲教众和百姓互赠圆饼,相言晚上赏月吃。平时骄横惯了的蒙古官兵也没查出个子午。到了晚上约定时辰,白莲教徒与百姓各村为战,一夜间,元朝乡官、里正被斩杀殆尽。

次日,杨万率众头裹红巾,揭竿举义,杀得元军节节败退,继随红巾军东路主力北上,攻打登州去了。

这,就是“红头蝇子(缨子)闹日照”传说的一个源头。那“诛杀元禀”的圆饼,后演变为今之月饼,亦即“八月十五吃月饼、杀‘鞑子’”的由来。而丧命于安东卫的蒙古官兵,被埋于轿顶山东边的无名山上,今有一隆起大土堆为证,故山名“鞑子山”。

【2】

实际上,“八月十五杀鞑靼”,流传甚广,并不是日照一地之传说。

《杀鞑靼吃月饼》中记:

相传元末时中原人不甘受蒙古人统治,有志之士皆思起义抗元,然欲整合反抗的力量,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一计策, 散布将有瘟疫的流言,要人们于中秋节买月饼来吃以避祸。大家买了月饼回家后切开一看,里面藏了纸条写着“八月十五夜起义”。于是,民众纷纷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月饼因而成这中秋节的应景食物 。

在《三十日晚上杀鞑靼》中,关于月饼的说法大同小异,但却把“杀鞑靼”的日子改为大年三十:

鞑靼是明代的一个民族,过去相传鞑靼非常坏,欺负压迫人们,而且每家都有一个鞑靼。......余下全文>>

月饼是怎么来的?现在的月饼有哪些种类? ?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元末流传下来的。

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欲联合反抗力量,但元官兵搜查严密,苦于无从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王昭光制造饼子,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使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因而一举推翻元朝,为了纪念这一功绩,因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也就传了下来。特别在东北地区,有“八月十五杀达子”的说法。

不论月饼源于何代,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皆成天下人们的心愿。

有人以为吃月饼和送月饼,自古以来就与中秋节有关。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相传,后来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这样民间才把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到了中唐,人们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楼观月,而当时还没有月饼出现。说到月饼的出现最早是在南宋的时候。不过当时的月饼与中秋节毫不相干,那时的月饼与现代月饼亦大不相同,只是作为蒸食品在饮食市场出现而已。

月饼真正与中秋节有联系是在明代。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食和赠于良朋亲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比如,山西省介休县一带在中秋节这天,当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围坐分食团圆月饼的习俗。其制作的月饼名堂多且有趣,如有专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饼,有只限于女子享用的葫芦月饼,还有特别为少年准备的“孙悟空”、“兔儿爷”之类的月饼,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关于月饼的制作技术,在明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一些月饼的饼面上,已出现“月中蟾兔”之类的装饰图案。其设计之精良,构图之美妙,花纹之灵细,使人获得艺术享受,既充分体现了月饼制作者的匠心独运,也反映了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农历八月十五,是人们合家团聚或倍加思念远方亲友的日子,在中秋节,厦门人除了赏月,吃中秋月饼外,还有一种自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时流传下来的“玩会饼博状元”的民俗活动,颇为有趣。中秋会饼每会63块,大小不同,共分为6种,分别代表古代科举的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每人轮流将6个骰子掷入碗中,根据投入碗里的骰子点数领饼,以最终夺得“状元”为幸运。三百多年来,这种充满乐趣的活动一直在厦门民间流传,厦门的饼店饼厂在中秋节前后都会大量生产这种会饼上市供应。

众人团聚玩会饼博状元,这是厦门人过中秋的独特风俗。据说在300多年前郑成功据厦抗清,郑的部将洪旭为了宽释士兵愁绪,激励鼓舞士气,利于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于是与当年驻扎在今洪本部33~44号的后部衙堂属员,经过一番推敲,巧妙设计中秋会饼,让全体将士在凉爽的中秋夜晚欢快拼搏。

戏饼以“会”计算,一般一“会”以四五人为宜。“会”饼模仿科举制,设状元饼(最大的)一个、对堂(榜眼)饼二个、三红(探花)饼四个、四进(进士)饼八个、二举(举人)饼16个、一秀(秀才)饼32个。这是象征古代四级科举考试。古代府级考试及第的童生称秀才;乡试(省级)考中者称举人;在京师礼部会度及第者称贡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度及第者称进士,其中又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俗称三鼎甲或三及第;二甲名额较多,三甲就更多了。古代皇帝点状元,既看才,又看貌,还要推敲,考究姓氏和名字,如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甲辰科殿试,状元为孙曰恭,明成祖觉得曰恭合在一起是“暴”字......余下全文>>

北方人民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

一、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4.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6.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9春节食俗。

  吃年糕,吃年糕的口味因地而异。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黄米制成的红枣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则喜欢在年糕中加入大枣、小红豆及绿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内蒙古等地,过年时习惯吃黄米粉油炸年糕,有的还包上豆沙、枣泥等馅,山东人则用黄米、红枣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则甜咸兼具,例如苏州及宁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还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汤。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猪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细,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

  二、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余下全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万丰美食菜谱大全 » 北方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