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海丰擂茶的作文400字 ?
海丰——我美丽的家乡,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的大海之滨,北枕雄伟高大的莲花山脉,南濒浩瀚大海,千秋万载与海风轻吻,与海浪相拥.因海中“水族甚多”、“南海物丰”,便有了“海丰”这个名字.
以前的海丰比现在大很多,大致范围除了海丰外还包括现在的汕尾、陆丰、陆河等管辖的区域,人们习惯上也把这个区域称为“海陆丰”.我们海陆丰地区在宗族、地缘上比较接近潮汕地区,因为大家都源自福佬民系.但是由于历史与行政区划变更等原因,我们在人文风俗方面又类似于惠阳东江一带.海陆丰人的文化因而具有潮汕和客家的二重兼容特色.
尽管海丰处于“两头不到岸”的角隅之地,但凭着海丰人民勤劳、拼搏的精神,海丰近年的经济也发展也渐入佳境,水产、服装、制鞋、珠宝等支柱产业已初具规模.去年,海丰更勇夺山区县市综合实力第一的殊荣,她的发展潜力由此可略见一斑.
浩瀚的大海了不仅间接为海丰带来了她的名字,还从实质上给予海丰无穷无尽的物产,以保证我们万千海丰儿女的生活需求.
沿岸有鲘门、小漠等优良渔港,盛产牡蛎、对虾、龙虾、鱿鱼、马鲛和海马等.渔民出海捕鱼的画面不失作为这里最常见的风景.但日复一日地仔细观察这些平凡的景象,你又会发现其中蕴含的不平凡:沧海桑田与人事变迁.
海丰不仅盛产各种海产,而且还有许多地道特色的风味食品.例如菜茶(擂茶),把茶叶、芝麻、薄荷叶等放进特制的研磨盘里,用搅棍捣成糊状,再加进适量上上汤混和备用.再把米粉、蔬菜、香菇、鱿鱼丝等材料煮好,然后一层一层地铺在盘子里.等到吃的时候,把盘子里的菜肴添到小碗中,加入汤汁,再配以炒米、花生仁一起进食.保证会让你食指大动,吃到停不了嘴!还有公平镇的菜脯、牛肉脯,梅陇镇的莲藕、菜粿、小米,赤坑镇的乳猪……让人尝过之后回味无穷.
西乡哪里有潮汕擂茶 ?
这个广告做的太low
揭西擂茶的关于揭西 ?
揭西县地处粤东莲花山南麓 ,潮汕平原西北部 ,北依大北山,南临榕江水。位于东经115º36'-116º11',北纬23º18'-23º41'。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从河婆街道北边通过。东临揭东县。县城河婆街道距揭阳市区63.2公里,距省会广州市402公里。县境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53.2公里,全县总面积1365.375平方公里,总人口90多万人,海外侨胞57.8万人。揭西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层峦叠嶂,中部丘陵起伏,东南为平原,西北部的李望嶂海拔1222米,是全县最高峰,也是揭西县与五华县的分水岭。东南部的鲤鱼沟海拔3米,是本县最低处,榕江南河源于陆河县凤凰山从西向东流经境内至东园出境,长71.7公里,其主要支流有上砂河、横江河、龙潭河、石肚河、五经富河、灰寨河等,全县97.4%面积属榕江水系。境内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明显,夏季长,秋冬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日照1844.4小时,日照率41%,年均气温21.1℃。无霜期340天以上,年均降雨量2114.8毫米,3月起多东风,7月多西南风,冬季至翌年2月多西北风,夏秋两季常有热带风暴。揭西是潮客混居的地方。
擂茶是什么意思及其典故? ?
若能再放点芝麻,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广东的陆河,就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沸水而成擂茶。也有如福建西北部民间的擂茶是用茶叶和适量的芝麻置于特制的陶罐中、芝麻后加上一点盐和香菜,心旷神怡”之感。不过,主要以陆河擂茶为代表,是把茶叶放进牙钵(为吃擂茶而特制的瓷器)擂成粉末后、普宁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喝秦人擂茶一要趁热,二要慢咽,擂茶有几种,用茶木棍研成细末后加滚开水而成,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揭阳、生米放到碾钵里擂碎、生姜,加上捣碎的熟花生、细盐进去则滋味更为清香可口;湖南的桃花源一带有喝秦人擂茶的特殊习俗。是把茶叶,然后冲上沸水饮用顾名思义
揭阳汕头潮汕有什么地方好玩呢! ?
河婆葵笠、抽纱、揭阳木履(食品类)
河婆客家擂茶
奎地乌叶荔枝
东园芝麻糖
地都邹堂梨
五经富姜糖
棉湖瓜丁糖
榕城乒乓馃
洪阳酥竹蔗
流沙烰豆干
大溪元宵柚
桐坑牛肉粿
成顺菊花糕
新享菜脯
河婆菜糕
凤湖橄榄
(工艺类)
阳美玉器、揭阳剪纸,潮锈、棉湖剪刀
潮汕的咸茶怎么做? ?
咸茶,盛行于汕尾市和揭阳市以及桂、湘西部分地区,是旧时隆重而又经济的接待客人的方式之一。每当客人上门,热情好客的女主人就忙活开了:首先将茶叶放进牙钵(一种特制的内壁有锯齿纹的陶器),湿润后用石榴木或荔枝木等硬木做成约3尺长的擂槌(木杵)来回搅拌捣碎,接着将熟花生米、芝麻、薄荷叶等陆续投入牙钵擂成浆糊状,放进适量的食盐,将煮沸的开水冲入即成,故又谓之擂茶。然后主人将炒米等大把大把地放入盛着咸茶的碗里,热气腾腾地端到客人面前。大家团团围坐在客厅中,边饮边嚼,边扯家常,主人则不时殷勤地为客人添上咸茶、炒米等进行劝饮,众乐陶陶,别有一番情趣。
海陆丰咸茶甘香醇口,既具有茶叶的芬香、薄荷的甘醇,又具有炒米的脆、花生的酥、芝麻的香等口味。故有健脾利胃、延年益寿之功效。吃咸茶的习俗,代代相传,由来已久。清代茹敦如《越言释》载:“江广间有擂茶,是羌盐煎茶遗制,有存古意。”清道光鸡间海丰举人黄汉宗亦有诗云:“海丰时俗尚咸茶,牙钵擎来共一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她多少下芝麻。”写出了清代海陆丰吃咸茶的盛况和人间世俗情态。
潮汕有什么具体的美食(汕头、揭阳、潮州、汕尾)具体四个城市有什么代表呢??? ?
这个问题就大了,总的来说潮汕小吃很多,汕头揭阳潮州的有些小吃是一样的,只是做法跟口味不同而已汕头:我是本地人,要想吃到地道的我可以带路。小吃有无米粿,蚝烙,牛肉丸……太多了,说不来那么多揭阳:乒乓粿,笋……潮州:春卷(当地称春饼),鸭母捻之类的汕尾的比较不熟,可又分为汕尾,海丰,陆丰三地,但当地有名的是咸茶(擂茶),其他的以海鲜为主我再帮你加个梅州吧,梅州腌面最好吃了,我每次去都要吃的,还有盐焗凤爪(鸡爪)有过来可以找我带你去吃,说不来那么多,但我可以带路。五个城市都行
潮汕乡村的潮汕村庄——血脉连成的聚落 ?
是这些地区自古代直至现代、战略要地、攻占潮州府的兵家必争饶平瀛洲等等七,何其雅也,先有高美林”的说法,原名“虾尾屿”,另外饶平新丰的葵坑乡虽经济一般,那里的村庄多以小村落为主,其中居住着1万人以上的管理区就有5个,现在已分为溪口一到溪口八共八个行政村,错落有致的铺开在山山岭岭和平洋之间,其后代显贵”的传说。“尾”则写成“美”,即因当地出产的闻名遐迩的土特产(诸如矿产;揭阳的洋淇杨,伴住其它姓氏,有其经济的,在这当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另有;二。南澳有“霞飞屿”,“下埔”写作“华埠”,而且历史悠久,同时也有杨姓人的祖宗神主;反之、生产、因建有“八氏宗祠”而闻名潮汕的饶平上港乡等等不胜枚举,取北李祖宗“南山公”之“南”,这种形态实在值得一书、经济繁荣稳定,而且这上千人几千人上万人的大乡村同姓聚居是普遍现象,各各分头创业创乡。村人都有“王,特别是“葵坑同乡会”的支持,如汕头的官埭纪、60个(包括9个准万人乡),有30多个黄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北朱两村,有13个自然村是陈姓人聚族而居的村落。这种现象不能说仅存在于潮汕。究其原因,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二、砂尾李,反没有恃强凌弱的现象、医疗,相传宋代已有王姓居住,如工业强村潮南峡山村,薛陇薛,这种凝聚力、云路的老桃·新桃等的谢姓,如古建筑林立的潮州呈阳冈,再有如“竖灯竿,这一片,渡黄河,有遗迹保存,更进一步向外扩张了,如潮州后陇红番薯,则是林姓人的居住区域……但他们又不是密密麻麻挤在一起、五乡林的林姓。旧揭阳县超万人的聚落还有地都镇邹堂十八乡郑姓。解放初期。以下便是潮汕地区地名由因的主要概括(当然还有其它原因)(一)弃俗从雅类地名所谓“弃俗从雅”,进江西,其它的村落也不少陈姓人和他姓混居,澄海市“下布村”写成“华富村”、原外交部部长助理孔泉等等、潮州庵埠文里的九制陈皮,俗称“金砂13乡陈氏”、普宁南阳乡的乌橄榄。如汕头官埭乡原来是一个纪姓的大乡镇。(四)土特产类地名所谓土特产类地名,在潮汕地区,易于生存。所以;华人巨商罗志清;世界钟表大王,也简直就是一个“郑镇”、战略特点,繁衍后代。除“华美”之外,与下面要谈的第三类历史传说类地名有明显的不同,共有几十个村在揭阳这块“卧鲤形”的地域上创乡立籍,蕴含着丰富的自然,也跟潮汕地区的人口密度过高有关,在以聚族而居的村落的基础上,整个溪口自然村人口达2万以上,且村民来自四面八方;三。由于人多村大,发展了。我们的中原先民一路南迁,古谚有“未有揭阳县,俯拾皆是,这后文会稍作剖析,而姓陈的却近5万之众,就长期居住着一两户姓杨的、潮人海外联谊会名誉会长,集体到达的又欢欢喜喜分散,潮汕地区不少都写成“华×”或“×华”。后用谐音法作“霞飞”,只要你手头有一页潮汕姓氏图册,这一切,人们提起某个地区时、一些出名的历史事件曾发生在此。因此、炮台镇的桃山十八围的谢姓。这种精神,旧名“岭顶”、潮州意溪的烙饼;揭西的鸿江候,以取“有样(杨)张”的吉祥兆头、潮州凤凰单丛,其中潮阳两万人大乡达14个。 先民根据地理环境,没有族,因岛形似虾尾而得名、跟某些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关系的地名,素有“林半县”之称,如普宁马栅公村(又称马栅村),原有北李。澄海莲下镇有“槐泽村”,你就可以发现、京冈孙:往往会在地名上面冠上某个姓氏、华人巨富黄擎天等人:潮汕乡村趣谈,加起来也不过几百人,百姓很难较长期的和较安定的居住于同一个地方,于1938年改“上王”为“槐泽”,如潮安县“下尾”村。如在面积狭小的澄海,潮汕地区气候温和,农民领袖许怀仁、外砂谢;普宁的洪阳方。在饶平的三饶镇一带,但通常有方志或口碑记述了传说,但社会安......余下全文>>
“草果”是不是潮汕的土特产 ?
我们潮汕地区多是以福佬和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古代都有说:潮州九县不同音,潮汕各县也都有夹杂说两种方言的居民,所以也有的人称之为:“半山客”。当然各县风俗习惯也有所不同的,但总的来说也是大同小异的。
就拿我们客家人风俗来说吧:到了十二月二十五后,我们都叫“入年价”意思就是过了今天新年就算是到来了,所以各家各户都会在自己的家里,打扫卫生,办年货,酿豆腐,做煎堆(年糕)...到了年三十那天,我们会全家早早的起床,家里每个人都各忙各的,我还记得在我小时候,年三十是最开心,最高兴的,吃完午饭后,我跟爸爸就一起把新的春联贴在门上,然后家里每个人都很早的就洗澡,再穿上新衣服.这时小孩们就等着大人们给我们压岁钱了。这时也妈妈就开始张罗我们的年夜饭了,在吃年夜饭前,我们还要依照风俗先拜祭一下祖先。
到了年三十的除夕之夜,各家各户都会在子时一到时,争抢第一个点放鞭炮:我们当地叫“打头炮”。谁家最先点鸣头炮就表示一定会行好运!而到了年初一的早上,起床后,打开门的第一件事也是放一串鞭炮:这就叫开门炮(也叫开门红)。而每年春节的年初一和年初二,客家人在过去有不动扫帚的习俗。各家不管居室、庭院的地面,尽管堆满厚厚的爆竹屑、果皮、烟头、糖果纸、花生壳,都不能扫地。客家人认为在这两天内扫地,会扫走家中的财气。这个习俗由来已久。
客家人把年初三称为“穷鬼日”,那天,把堆积的秽物彻底干净地清扫出去,叫“送穷鬼”。而在这一天,客家人也是不出门的。
到了正月初四“弦架开”(即年假开)。这一天传说是上天汇报的神明落地的一天,过去迷信的拜神者,都一早就上神庙烧香祝福,有些还把全家的生辰年庚八字,写在红帖上,缚于神轿上,向神许愿,希望他“上天言好事,落地保安”。各行各业在新开市中,都有点“诀术”,教书的喜在笔筒上贴起“新春开笔砚,诸事皆逐意”的小红联;做生意的则一早起来就扫地,自外朝里扫,表示要把财扫进来,栖楹墙壁则贴上“开门扫地财长聚,货如轮转大利市”等吉利红联;农民则说这一天要吃蒜和猪肠,说吃了猪肠、蒜,新年做起事来“长长有和算”。总之,自除夕至正月初四年假开,人人都盼着争个好头彩。 而年初四,正月大头,很多人也在这天选择转外家(回娘家)。我跟妈妈就是经常在这天去外公家拜年的。
到了年初七,在这天我们那要做叫做:“七样菜茶”的主食。也就是客家擂茶的一种素食,用的料是用七种蔬菜等配制而成的。配菜有:葱(表示聪明),蒜(表示会算数),荞(表示乖巧),生菜(表示生财)...大概意思就是这些,还有个意思就是在过年的几天里,每餐都是吃的荤腥食物,做“七样菜茶”是为了清理一下充满荤腻的肚子...
潮汕和客家人的地方风俗有很多,这些只是我们那里比较常见的过年传统习俗。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信仰的一个民主国家。每个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这些也都是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和老祖宗遗传下来的亮丽的瑰宝。也是我们心中的非物质文化的遗产。像我们这些地区和民族的习俗,也固然有它的一些可取之处,我想我们也应该的把它们保存下来发扬光大。
咸茶的海陆丰咸茶文化 ?
中国产茶,并发展成茶道。茶可以治病,古称瑞草,作草药用。神农氏说:“苦茶久服,可以益思。”唐代陈藏器说“止渴除疫,贵哉茶也,茶为万病之药。” 明代李时珍说:“茶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以上历代医药学家对茶的论述、评说,都道明了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与功能。到了宋代,由于徽宗皇帝嗜茶的影响,中国的士大夫们兴起“斗茶”,又叫“茗战”。“斗茶”,即比赛茶的质量,品评茶的优劣。“茗战”中,夺标的茶被定为“贡茶”。范仲庵的《斗茶歌》就描写了当时的盛事云:“北苑采期献天子,林下豪雄先斗美。”1988年6月22日《参考消息》译载一篇《日本新闻·日本的中国茶沙龙一岩茶房》云: “中国茶的又一次热潮:这一次再不是出于喝乌龙茶减肥,喝普洱茶去脂肪等动机,而就是为一种娱乐或者一种文化,也就是说要享受饮茶的乐趣。”日本早在唐代就把中国的茶经取去,慢慢地便被转化、发展成为一套日本独特的茶道。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长处。茶道,在广东最风行的可说是广州(连香港、澳门)的“饮茶”和潮汕的“功夫茶”。广州很早就是商业发达的商埠,商家、工人生活节拍紧张,为了赶时间上班,早起便到街边的粥摊、茶档吃点东西、喝杯茶果腹并驱睡意。精灵的商业行家,看准了这个商机,便逐渐广设茶楼,并且建起画梁雕栋、流金溢彩、富有南方特色的大“茶居”。这样一来,连居民也风行饮早茶了。老年人早起散散步,买份报纸便到茶楼“叹世界”。家庭主妇们也习惯早起提个菜篮子先到公园做做晨运,然后上茶楼来个“一蛊两件”,饱了肚子才去市场买鱼菜。 海陆丰咸茶的制作——擂咸茶,其工具,一是茶槌,二是牙钵。茶槌选用质坚的如拔仔树枝等做成;牙钵是内涩(起条状)外滑的阔咀陶器。擂茶时,把茶叶(实在没时间时,可选用隔夜茶叶。)——放进牙钵,称为稍润湿之后,便用茶槌把它擂成浆状,再加少许食盐,冲入开水即成,十分简单;但“食咸茶”的道道就可多了。家庭妇女早起把咸茶制成后,放在用稻草编织的“草稳”,盖严保温,供家人无时无地白饮止渴,叫“熬茶”或“牙钵茶”。如果盛在碗里,撒上炒油麻或炒米(爆花米)或炒花生米,便成“油麻(芝麻)茶”、“炒米茶”、“地豆(花生)”茶。若再加上熟饭、熟豆,则叫“饭茶”,这主要流行于客家山区。油麻茶有两种:一种炒熟;一种把生油麻混于茶叶在牙钵擂成。炒米茶也有几种:一种用上好的油尖米蒸熟晒干炒成;一种用赤谷煮熟晒干去壳椿白——脱皮炒成,叫“炒粟米”。这两种,一般人家(尤其是农家)收冬之后便要制成备用;另一种是临时把大米加盐浸湿之后捞干即炒即食,叫“炒烧米”或“炒米仔”,这是万不得已从主食粮俭出来过“茶瘾”的。陆丰一带擂咸茶还喜欢加进草药,海丰少有,唯有加“苦刺心”(长在山坡、坑旁的植物),叫“苦刺心茶”。海陆丰咸茶,都由妇女操作,男人不插手,但也喜欢享用。平时食咸茶每天两次,分别在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左右。有竹枝词云:“辰时餐饭已餐茶,牙钵擂来响几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他多少下芝麻。”人们习惯称此时辰为“食茶晏”,常用来作约会亲朋的时间形象词。食咸茶,被妇女当为敬客的礼仪,客人一到,即捧上咸茶一碗、两碗、三碗、四碗……动手动脚,像打架一样,硬劝你放开肚子食,食得愈多,主人愈高兴。 改革开放以来,妇女走进社会曰多,在机关、在学校,每当“食茶晏”时辰一到,她们总要凑合起来解决“茶瘾”,像做“课间操”一样,“消除疲劳,振作精神”,再投入工作。在红白喜事中,还风行“泡茶”(油麻茶、炒米茶或菜茶,属群体性的茶文化活动)。凡新宅入火、订婚完娶、生男育女、远行归来、逢年过节、病痛痊愈、化险为夷、消灾匿祸、丧家白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