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家常菜
家常菜谱,美食攻略

滋阴润燥汤 滋阴润燥的食物

滋阴润燥是什么意思 ?

阳乃气血,阴乃津液;当人体阴虚到一定程度,津液自然也就消耗较大,没有足够津液滋润,体内自然也就会感到燥热(手脚心热或身体低热)。要想缓解这种龚状,必须要先从滋养肾阴做起,而后才能达到润燥之功效。
大致就是这个意思,不知我解释清楚否。

鸡跟什么煲汤能滋阴润燥1 ?

山药炖鸡

浓米汤滋阴润燥 ?

浓的米汤我不知道能不能滋阴润燥但

清肺润燥、滋阴凉血有何方药? ?

清肺润燥汤 (一至二人量)

适用於咳嗽、少痰、口燥咽乾表现之人士。

用料∶枇杷叶六钱、生薏仁一两、知母五钱、百合三钱、瘦猪肉半斤。

制法: 洗净所有材料,放入清水六至八碗,武火煮滚后贰文火煲约两小时,放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清肺散热、润燥生津。

说明: (1) 枇杷叶清肺化痰止咳。

(2) 薏仁健脾利湿。

(3)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4) 百合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滋润汤水
清热凉血的食物:藕、茄子、黑木耳、蕹菜、芹菜、丝瓜、萝卜、荠菜、黄花菜、番茄、栀子花、向日葵籽、食盐等
滋阴润燥汤 (三至四人量)

适应症:咳嗽痰少,口咽乾燥。

材料: 沙参六钱,麦冬六钱,玉竹六钱,百合六钱,北杏五钱,绿豆一两,瘦肉半斤。

制法: 洗净所有材料,放入清水十碗,武火煮滚后用文火煲约两小时,放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生津,滋阴润燥止咳。

说明: (1) 沙参清肺养阴,益胃生津。

(2) 麦冬及玉竹均能滋阴润肺,生津养胃。

(3) 百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

(4) 北杏止咳润燥。

(5) 绿豆清热解毒,消暑。

女人性冷淡怎么办 ?

1、饮食调理
韭菜、胡萝卜、狗肉、羊肉、雀肉、雀蛋、河虾、鲨鱼、甲鱼、乌贼蛋、蜂王浆等具有补肾强欲功效的食物宜多吃。
2、穴位按摩
患者仰卧,术者用手掌顺、逆时针摩小腹部,各30次。点按气海、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分钟。俯卧位,术者一指禅按肾俞、心俞、肝俞、命门穴各1分钟。掌揉左或右侧背部京门穴下方5—10分钟。再仰卧,术者以两手四指自患者内上方阴廉、五星穴处,自上而下揉捏,经阴包至膝下阴陵泉穴处止,反复3—5遍。
天然药草,蜜蜂花粉、透纳树叶、洋莱弃、锯形叶棕榈、四伯利亚人参等对于性欲低下都有一定疗效。
3、食疗偏方

①春温汤
人参15克,巴戟天15克,白术15克,杜仲15克,破故纸9克,肉桂3克,菟丝子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②升阳燥湿汤
高良姜3克,干姜3克,郁李仁3克,甘草3克,陈皮1.5克,黄芪1.5克,白葵花0.9克,柴胡0.9克,升麻0.9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③滋阴润燥汤
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何首乌30克,枸杞子15克,巴戟15克,麦冬12克,山萸肉12克,陈皮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6天为1疗程。
④桂心汤
桂心12克,煅牡蛎12克,芍药12克,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大枣12枚,生姜15克。上为粗末,水煎服。

女子性冷淡治疗8法 ?

女子性欲低下中医辨症治疗:1.辨证:心脾不足.治法:补脾暖宫.方名:春温汤.组成:党参15克.巴戟天15克.白术10克.杜仲15克(盐水炒).破故纸9克.肉桂3克(焗).菟丝子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2.辨证:胞宫寒湿.治法:补气升阳,燥湿散寒.方名:升阳燥湿汤.组成:高良姜3克.干姜3克.郁李仁3克.甘草3克.陈皮1.5克.黄芪1.5克.白葵花0.9克.柴胡0.9克.升麻0.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辨证:肾精不足。治法:滋润肾精,化气润窍.方名:滋阴润燥汤.组成:女贞子30克.旱莲草30克.何首乌30克.枸杞子15克.巴戟15克.麦冬12克.山萸肉12克.陈皮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6天为1疗程.4.辨证:心神不宁.治法:镇心安神,涩精止遗.方名:桂心汤.组成:桂心12克.煅牡蛎12克.芍药12克.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大枣12枚.生姜15克.用法:上为粗末,水煎服.以上方剂仅供参考,按实际情况辨症运用. 以上是对“女性性冷淡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津液上升者,犹土膏脉动,而雨露升也 什么意思 ?

脾约为《伤寒论》中的一个症候,出现在阳明病篇,《伤寒论》中关于脾约的论述一共有两条,即179条:“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何谓也?答曰: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正阳阳明者,胃家实是也;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即本条中论述的太阳阳明,也就是脾约了。还有一条即247条的:“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对于脾约论述,其实《伤寒论》的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患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中也有所论述,因为“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至于179条和247条,论述的“脾约”是否是否为同一证情,历代的医家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医家认为179条所言的脾约是病自伤寒而来,而第247条所言的脾约证属于内伤杂病为患。而有些医家则认为是同一证情,如徐灵胎即认为247条,”即论中所云太阳阳明者,脾约是也。”,以上医家对这两条的论述的不同,主要集中在脾约的来源上,是从伤寒而来,还是内伤所得,但他们对于脾约病本身病理变化的还是一致的,都认为本病的病机重点是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以致肠燥便秘,故称“脾约”,脾约证的临床特征,如244条所谓的“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
趺阳者,脾胃之脉,诊浮为阳,示有余,知胃气强;涩为阴,知不足,知脾为约。约者,俭约之约,又约束之约。《内经》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于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其中的不足也就是脾阴的不足,脾阴的亏虚,也就是脾阴虚。对于脾约的主治方麻子仁丸的组成,也可以看出脾阴虚的影子,麻子仁丸中用了麻仁、杏仁、白蜜和芍药,其中麻仁、杏仁、白蜜味甘,《内经》曰∶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故麻仁、杏仁、白蜜之甘,缓脾而润燥。芍药,味酸,可以生津,敛津。故津液不足,以酸收之,芍药之酸,以敛津液,且酸甘化阴,可以滋脾燥。王子接在《绛雪园古方选注》中说:“下法不曰承气,而曰麻仁者,明指脾约为脾土过燥,胃液日亡,故以麻、杏润脾燥,白芍安脾阴。”,所以脾约证和脾阴虚有一定的关联性,也就是说《伤寒论》中最早的论述了脾阴虚,并且给出了主治方,完善了中医的辩证体系。
脾阴虚的症候,我们很少提及,在我们的诊断学教材也并未提及,我想这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因为胃为阳土,脾为阴土,阳土易伤阴,阴土易伤阳,故脾阳虚较多,胃阴虚也较多。且在古代的很长时间里脾胃是不分家的,是可以混称的,比如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在他的《脾胃论》中多次提到胃,比如升阳益胃汤等,但从他的用药来看其实讲的是脾,并非胃。直到清朝叶天士提出了“脾胃分治”的理论,脾和胃才逐渐分离开来,但是他强调胃阴,注意存津液,尤其是保胃阴,故而也导致中焦阴虚多归于胃,后世的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根据叶天士的验案创立了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方剂,更加注重了胃阴。晚清中西医汇通的大家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了:“其间运上下者,脾也。水火二藏,皆系先天。人之初胎,以先天生后天。人之既育,以后天生先天。故水火两藏,全赖于脾,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故治血者,必治脾为主。仲景炙甘草汤,皆是此义,以及大黄下血,亦因大黄秉土之色,而大泄地道故也。地黄生血,亦因地黄秉土之润,而大滋脾燥故也。其余参 ,运......余下全文>>

提高自身免疫力吃什么食物好? ?

营养均衡这个道理到家都懂,但是如何做到还是看看这图吧。只要你身体没什么疾病,吸收正常,每日基本能达到这样的膳食标准,再配合适量的体育锻炼,那身体免疫力妥妥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万丰美食菜谱大全 » 滋阴润燥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