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家常菜
家常菜谱,美食攻略

武汉小吃豆皮 武汉小吃三鲜豆皮

武汉八大名吃的豆皮 ?

“老通城”是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楼的名字,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这家酒楼创办于1931年,某地原在古汉口城堡大智门外,为城乡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胜利后复业,改名为老通城甜食店。该店仿照武汉黄陂的民间的传统小吃豆皮,锐意改进,配合甜食应市,颇受欢迎。豆皮本是黄陂的乡土风味小吃,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老通城”酒楼的特级厨师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鲜肉、鲜蛋、鲜虾仁为主制作馅料,创制出三鲜豆皮,皮包金黄发亮,入口酥松嫩香,更加脍炙人口,人称“豆皮大王”。毛泽东品尝四次,次次赞赏。外地人和外宾到武汉来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为快。老通城的香豆皮,皮酥米糯直流涎。创办于1931年的老通城有“豆皮大王”之称,曾接待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多位中外政要。出品花样繁多的小吃,以三鲜豆皮最出名,皮儿金黄,糯米香软,馅料丰富。

武汉特色小吃 豆皮的做法 ?

武汉豆皮的做法

材料:干子、瘦肉(可多一点)、肥肉、香菇、糯米、白面、鸡蛋

预备步骤:

1、将干子、瘦肉、肥肉、香菇(如果有还可加些榨菜,但一定要把咸味洗淡,口味会更鲜一点),全部切成细丁,再将所切细丁放在锅中烧炒,加油(略多)、酱油、味精、少许盐, 起锅待用。

2、把糯米洗净,上火蒸熟。记住蒸糯米水不可太多,如果不是隔水蒸,那水就要刚刚盖过米就可以了,不然糯米就不会有精神的。蒸好好待用。

3、将白面加水调成糊状,要到筷子可拉起糊就可,可加少许盐,待用。

方法:
加适量油在锅中转匀,中火加热;
然后将面糊铺在锅上,形成面皮,一定要铺匀、铺溥,改小火;
打鸡蛋一个在锅中,将鸡蛋打开,糊在面皮上,糊匀;将锅在火上不停的转动,让火走匀;
等鸡蛋略显凝固,加熟糯米,铺平,铺满(比面皮内径要小),压结,改中火;
将预备步骤1中做好的味料铺在上面;
再将整个蛋皮翻面(可借助一个平板或锅盖),皮面在上面,馅料在下面,略显包起状;加热少许便可起锅了。

这个是家常的做法 外面一般是在翻面的时候 先切成小块 再一块块的翻 所以照片上的都是一块块的 豆皮算是典型的平民小吃 所以楼上说的吃的最贵的反面不一定好 豆皮做法简单 武汉到处小摊子上都有 味道也不会差很多 不过偶还是喜欢吃刚做好热热的

武汉豆皮的做法

原料:
面粉半斤、筛子、熟豆浆、甜面酱(六必居)1袋、整榨菜头1个、猪肉馅半斤、鸡蛋3个、糯米1斤、屉布、鲜豌豆半斤、鲜冬笋1个、干香菇6个、香葱、姜

做法:

1、泡好的糯米,放在屉上蒸20分钟

2、油热放肉末,葱姜末炒香,放生抽、老抽、甜面酱、魔厨高汤,炒熟后盛出

3、鲜冬笋切丁焯水,豌豆煮一下,与肉末拌在一起面粉用豆浆调成糊状,醒1小偿

4、饼铛或平底锅内放油,放2勺面糊,摊成薄饼

5、鸡蛋打匀倒在饼上

6、饼翻面,糯米趁热平铺在饼面上,在均匀地撒上调好的肉末,榨菜末,小香葱

7、把饼摊成方形,切四半后翻面,稍煎一下即可
原帖来自于网易社区: club.163.com/...4865c6

武汉哪里的豆皮最好吃 ?

其实都大同小异的啊。都一样的。要是非得说个好吃的,那就是陈记炸酱面的比蔡林记的好吃【个人觉得】。

武汉小吃豆皮的做法,武汉小吃豆皮怎么做好吃 ?

用料
主料

糯米350克

面粉适量

辅料
冬笋
半个
香菇
5朵
香干
5块
五花肉
400克
鸡蛋
人均一个
小葱
适量

适量
武汉豆皮的做法
1.
水烧开至沸腾,放糯米,用勺子搅动至水再次沸腾时捞起。(要多放点水,以免糯米粘在一起)

2.
将糯米沥干,放上蒸锅,用筷子叉一些小孔,用大火蒸熟,大约12-15分钟。

3.
配料洗净,切成1厘米宽的立方体,香菇和肉块可以稍微切大点。

4.
切好姜末

5.
锅中放油,大约炒菜油多

6.
先放入姜末,炒香,再放入五花肉(因为我不吃肥肉,所以用梅子肉代替)炒至变色。

7.
依次放入冬笋,香干,香菇

8.
加入适量盐,酱油,料酒翻炒一下

9.
加入水,超过食材还要稍多一点,可以加入一颗八角,加入盐,老抽。大火烧开后改小火,炖25分钟。(一定要留一定量的汁水,不要把水烧干了)

10.
将面粉调成稀糊状(在锅中能够流动),小葱切好备用。 准备工作完成。

11.
一定要用不沾的平底锅,锅里放少许油,将面糊倒入锅中,迅速转动锅,不要太厚。(小火)

12.
待饼成型,打一个鸡蛋在饼上(也可以在碗里打好直接倒在饼上)小火

13.
待饼能翻面时,将有鸡蛋的一面朝下,白面朝上。

14.
放入适量糯米在饼的中间,不要放太多,以免等会面饼包不下。

15.
将馅料铺在糯米上,加一些酱汁,以便入味。

16.
将饼的四边包起来。

17.
翻面时一定要小心,最好两个锅铲同时配合,以免馅露出来了。这一张火候有点过了。
18.
#成败在此一举#翻面时一定要小心,最好两个锅铲同时配合,以免馅露出来了。装盘,用刀切成四小块,撒上葱花。

烹饪技巧
中间的馅一定不要放多了,不然面饼包不住,也不好翻面,很容易散开。

武汉哪里的豆皮好吃 ?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手持蚌壳,在圆铁锅前熟练地摊着豆皮,一招一式,不禁让人心怀对传统小吃的尊敬。老人是武汉“豆皮二王”曾延龄的叔伯兄弟,十多年前带着家人在这里开了个早点铺,以做豆皮出了名。

武汉三鲜豆皮的介绍 ?

三鲜豆皮是武汉人“过早”的另一种主要食品,也是武汉民间的一种传统小吃。以前人们逢年过节时用绿豆、大米混合磨浆摊皮,包上糯米、肉丁,油煎后作为节日佳肴;后来成为寻常早点。豆皮制作过程中要求“皮薄、浆清、火功正”,这样煎出的豆皮外脆内软、油而不腻。三鲜豆皮是以馅中有鲜肉、鲜蛋、鲜虾而得名。武汉以老通城饭馆的三鲜豆皮而远近闻名,这里的三鲜豆皮不仅馅中有肉、蛋、虾仁,还有猪心、猪肚、冬菇、玉兰片、叉烧肉等,制馅讲究,煎制精细,煎好后油光闪亮,色黄味香。若到武汉而不去“老通城”,就难算得是品尝过汉味美食。而“老通城”之所以有名,一则为有独特的名吃“三鲜豆皮”;二则因是“老字号”的68年沧桑;历史与名人曾是“老通城”的骄傲。1958年,毛泽东两次亲临“老通城”,在品尝了“三鲜豆皮”后说:“豆皮是湖北的风味,要保持下去”,“你们为湖北创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谢你们。”接着光临过“老通城”的名人是: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及外国元首金日成、西哈努克……。据说这种“三鲜豆皮”,它绝对不逊色于“汉堡包”和“披萨饼”。豆皮的“豆”必须是脱壳绿豆;豆皮的“皮”必须是精制米浆;豆皮的馅,必须是湘产糯米;豆皮的三鲜必须是鲜肉、鲜蛋、鲜虾.也有一种说法是必须有鲜肉、鲜菇和鲜笋;豆皮的形,必须是方而薄;豆皮的色,必须是金而黄;豆皮的味,必须是香而醉。据说,这个小吃还一举夺得过中国饮食行业的最高荣誉“金鼎奖”。

武汉豆皮的来源 ?

豆皮本是湖北农村的乡土风味小吃。每年冬季农闲之时, 家家都烫豆皮,即用早稻和绿豆磨成浆,烫成薄皮,除即时用 佐料炒新鲜豆皮尝试外,主要是切成丝子,晒干。即可在春节 用来待客,也可作为节礼送人。此豆皮传入武汉后,起初一些 熟食小贩,卖汤豆丝,后用香葱和糯米作馅子,皮即早期“光豆 皮”。有时顾客自带鸡蛋,要求把蛋烫在豆皮上,居然色泽光 亮,橙黄爽口,此武汉初期的“蛋光豆皮”。 在武汉,历史最久的是武昌王府口豆皮(今武昌解放路 与紫阳路交叉处),因其为杨家祖传,又叫‘杨豆皮”,开业 于清道光年间,因店小未用招牌,直到杨家第四代杨志福, 才于1929年正式挂上“杨洪发豆皮”的招牌。杨豆皮为光 豆皮,由杨亲自制作,具有油重、外焦、内软、清香的特 色,经济实惠,颇受食客欢迎。武汉三鲜豆皮的创制人郭春 山和被誉为豆皮大王的高金安,均先后在杨店做过。 1946年,老通城复业,高金安为独创“三鲜豆皮”特 色,在传统的制法上,大力创新,调整配料,精细制作,高 金安做的豆皮具有浆清、皮薄、火功正、配料、调味适当均 匀;吃的味香,爽口、外脆、肉软,油重而不腻的特点。 解放后,高金安又不断总结提高创新,将豆皮配料改为 猪肉,口条和虾仁,并总结了豆皮馅、豆皮浆、豆皮煎制等 一整套精细的制作方法。使三鲜豆皮皮薄色艳、松嫩爽口, 馅心鲜香,油而不腻,豆皮花色也由三鲜豆皮发展虾仁豆 皮、冬菇豆皮等。高金安的制作技能主要为“三关”:即磨 浆关、火功关、下料关。 磨浆关:浆要磨细,干湿恰当,随用随磨,随换清水。 火功关:一锅豆皮中途变换几次火候,则充分显示豆皮 的色、味、香、型和外脆内嫩的特点。 下料关:主副料配齐,花色全,加入海味,保持馅子原 汁原味。 50年代中期,三鲜豆皮不仅遍及武汉三镇,还传入广 州、上海、长沙、乌鲁木齐等城市。 1958年 4月 3日下午 3时,毛泽东主席由王任重陪同, 第一次到老通城惠济支店,品尝了豆皮。二王曾延龄做的豆 皮和傅汉卿烹任的菜肴。品尝豆皮时,毛主席向同桌的外省 领导同志说:“你们那里没有这,这是湖北的风味。”同年9 月12日,毛主席又第二次到老通城支店,进店就说:“又来 麻烦你们了。”这次是豆皮大王高金安为毛主席亲做的三鲜 豆皮。十月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在汉召开,高金安等师傅到会 为代表们服务。毛主席曾教诲:“豆皮是湖北的风味,要保 持下去。”周总理也曾于1958年陪同外宾在老通城品尝了由豆皮二王曾延龄制作的豆皮,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期间,邓小 平、李先念、李富春和蔡畅等中央领导也曾在老通城二楼进 餐。金日成和西哈努克等贵宾及国际友人港、澳、台同胞游 客也都慕名品尝三鲜豆皮,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著名电影导演谢添同志曾书“人好豆皮香”、“山河壮丽”赠作纪念。

豆皮还是武汉人做的地道好吃,只要吃一口就想吃下去 ?

豆皮,湖北省武汉市著名传统小吃,迄今已有50年的历史。
多做为早餐,一般在街头巷尾各早餐摊位供应。中午或晚上在一些特殊的餐厅或老字号饭店也有提供。
最以豆皮著名的是位于武汉市中山大道的“老通城”,其制作的豆皮在武汉市市民中有很好的口碑。
此外,在武汉周边县市,如:恩施、鄂州市等,也很受欢迎。

在南昌哪里可以吃到豆皮这样的武汉小吃? ?

在大排档

广州哪里有卖豆皮的?武汉小吃 ?

广州大道南,过了广州大桥后两个路口,右转进去,有一家湖北馆子,手拉手,里面有豆皮买

转载请注明出处万丰美食菜谱大全 » 武汉小吃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