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切西瓜哈?我切的一块大一块小… ?
按西瓜表面的纹路切,切开后籽都在一块西瓜的两侧,桌上轻轻一拍就掉了
用最简单的方法,怎么才能把西瓜切成小块儿? ?
1、西反一切两半;
2、盖放案板上或平底盘子上,切平行的十字切口,宽度3cm左右;
3、西瓜被切成均等长条,即可食用。
一个西瓜切三刀,切成7块,吃完西瓜8块皮,怎么切? ?
这种可能是有的如果切了三刀的三条直线没有一个公共交点,就会在中间形成一个柱状的三棱状的西瓜条,这是七块了吧? 然后中间的那个西瓜条有两面当然是两片西瓜皮了,加上其余六块正好8快皮!!你说对不?
一个西瓜最多切4刀怎么切成15块 ?
西瓜竖直放,十字两刀横着再一刀,这样西瓜就8块了。取出其中7块,并排放一切为二则14块了,加上另一块不就15了
脑筋急转弯,一个西瓜怎么一刀下去,切成5大块4小块 ?
是拾大块,捂小块!切西瓜时,把西瓜的大半边靠近桌边,以保证大块的那边落在地上! 就会出现,拾大块,捂小块啦(4大块,5小块)
小明爸切西瓜,一刀切下十大块五小块,怎样切的 ?
在相声《论捧逗》里曾说:“逗哏的是拨船的,捧哏的是掌舵的。”这种形容是恰如其分的。因为拨船、掌舵是一个劲头儿,甲乙演相声,不“合托”包袱就响不了。俩人高矮音,大小劲得配合好了,比如到翻包袱的时候捧哏的调门应该比逗哏的高一点,如果使到那儿声音一低那就把肉埋到饭里了。不只是发音方面要讲究高低、轻重、急徐,表情、动作俩人得密切结合,要不怎么叫“相”“声”哪!还有的时候根据内容需要打捧哏的这边出包袱,那逗哏的就得全神贯注地给他“量”著。像《灯谜》前边一人说一则“智力测验”轮到捧哏的说:“一个西瓜我切五大块十小块。”甲琢磨了一下说:
甲:我知道,你是先划印儿,划好了印儿,叭,一刀切开了,就是五大块,十小块。
乙:你拿什么划印儿?
甲:拿刀。
乙:划一个印儿呢?
甲:拉一刀。
乙:划两个印儿?
甲:两刀啊!
乙:那你得划多少刀啊!我这西瓜上就切一刀,要切它个五大块十小块。
甲:那我不知道是怎么切的啦!(前边甲的猜测,与乙的对话,都是为了铺垫得更清楚些,到乙又加重语气重复了“一刀切五大块十小块”,于是甲提出不知,好把“肩膀”给乙,让他说明真相)
乙:你不知道啊,我买一个西瓜,搁桌上一刀切两半,没留神掉地下一半。
甲:那怎么五大块十小块呢?(有动作辅助,伸出左手,手心朝观众,又把二指和中指叠在一起晃了一下,做着五和十的姿势)
乙:对啊,我是捂大块去拾小块。(左手按在桌子上,微哈腰右手向下)
这里甲乙的动作、语气要配合一致,包袱 儿非常大。给我捧哏的李寿增先生这个包袱使得很好,前边“五”、“十”垫得不露痕迹,后边使用动作干净利落,让人明确地感到“五”是捂住了,“拾”是拣的意思。这虽是个语言上的谐音包袱,离开动作就不易收到强烈效果。
切西瓜切3刀怎么切8块 ?
这样就变8块了第一刀从瓜顶切下去,再从瓜顶切下去,第二刀将西瓜旋转180度,第三刀就从西瓜郑中间切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