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家常菜
家常菜谱,美食攻略

傣族香茅草烤鱼 香茅草种子

香茅草烤鱼的介绍 ?

香茅草烤鱼,是云南滇南地区的一道碳烤鲜罗飞鱼菜肴,也是地道传统的一道傣族风味菜肴。由于做法独到、香料独特、鲜香可口,在傣味菜肴中知名度非常高,是傣家人款待贵宾不可少的一道菜。

旺池香茅草烤鱼是什么鱼 ?

是傣族的特产。
香茅草烤鱼:是云南滇南地区深受当地人和游客喜爱的一道碳烤鲜罗飞鱼菜肴,也是地道传统的一道傣族风味菜肴。
由于做法独到、香料独特、鲜香可口,在傣味菜肴中知名度非常高,是傣家人款待贵宾不可少的一道菜。

云南傣味柠檬烤鱼的做法 ?

香茅草烤鱼是傣族的风味食品,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取青竹夹住鱼经明火烤炙,故有竹之清香;顶是取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盛产的香茅草和芫荽等调料调味,故具鲜香滋嫩、微辣回甜之美味。 nb0<.ICF%R
  其做法是:把鱼的鳞片去掉,用刀划开鱼背,去掉肠肚杂物,洗净;将葱、姜、蒜、青辣椒、芫荽切细,与盐拌拢;把佐料放进鱼肚子里,把鱼肚子合拢,用二三根香茅草叶捆好,用竹片夹紧,放在火炭上烘烤。待八成熟时,抹上猪油,继续烘烤5分钟左右,即可食用。这种烤鱼味香而酥脆,极能增进食欲。香茅草利用部份:叶片为主,提炼精油则叶鞘也可利用. 风味特征:柠檬香气甚浓。

有没有西双版纳傣族的朋友,我想了解一下傣族朋友饮食方面的问题。谢谢 ?

傣族的饮食与饮食结构由其居住的环境决定,因炎热所致,味喜酸、辣、苦(凉),三者皆可助开胃化食,消暑解毒杀菌。其食物种类极为繁多,除庭园种植和家庭饲养的物产以外,山野河流所产,似乎都可入食,戏言:“凡是绿的都是菜,凡是动的都是肉”。更有一些奇异之物如蚂蚁蛋、蝉蛹、花蜘蛛、竹蛆、沙蛆、青苔等成为傣族喜爱的食品,使外人惊异不已。食物的烹制方法主要有烤、蒸、炸、煮、腌、剁、舂,特别讲究佐料的配制。

烤类食品的配料必具备香茅草。香茅草是一种用来提取香料香茅油的常绿草本植物,分布于热带河谷地区。烧烤时,将葱、蒜、姜、辣椒、盐等拌合的佐料塞入食物内部,或敷于外表,用新鲜香茅草捆裹好后,便可进行烧烤,烤至半途淋上油,以免表皮烤焦而内部不熟,同时使香茅草的香味随油浸进食品。较出名的主要有香茅草烤鱼、烤竹鼠、火烧乳猪、烤花蜘蛛、烤竹笋。

傣族每餐都喜喝汤,常见的有“杂菜汤”、“酸笋汤”、“干腌菜汤”。所谓杂菜汤,即以多种蔬菜掺与青椒、酸汤同煮,汤汁酸辣开胃,待客的传统杂菜汤必须具备野芭蕉花、辣藤、南瓜花等。

利用酸笋作为配料煮汤是傣族煮类食品中的一大特色,既酸且辣,又不失香甜鲜美。油炸类食品中较特别的是炸干黄鳝和炸牛皮。元江、新平一带傣族妇女于每年二三月和六七月间捕捉鳝鱼,将新鲜鳝鱼置于火上,至半熟取下,洗净外表后再剔去内脏,内外涂抹花椒面、辣椒面和食盐,晒干保存备食。傣族爱吃糯食,喜用糯米做各类粑粑。

西双版纳傣族常在傣历新年时制作,用以待客和赕佛,以石梓花为传统的配料。用野芭蕉叶包好,竖于甑内蒸熟,这种粑粑呈褐黄色,自带一股花的清香。元江一带傣族则用名为“麻脆药”的植物块茎做麻脆粑粑。凉拌类食品是一道开胃的居家菜肴。蔬菜瓜果类、蚂蚁蛋、嫩蝉等昆虫类以及生肉、生鱼、生血等皆可作为原料,配料则包括了小芫荽、大芫荽、香茅草、葱、蒜、野姜、野花椒、青辣椒、小米辣、米醋等。较具特色的凉拌菜有血旺、剁生、生鱼片、撒撇等。“撒撇”是取牛的苦胆汁配制,先将牛苦胆整个煮熟,将胆汁倒入剁碎了的牛肝、牛心中,配以各种佐料而食,味苦而凉,西双版纳、德宏、耿马一带的傣族喜食,认为宰牛不吃“撒撇”等于没杀,其也是待客的风味菜。剁生也多是取新鲜精瘦牛肉,切成薄片放入石臼中舂至有粘性时,倒在砧板上剁成肉酱。剁的过程中放入大量的蒜、野花椒、小米辣等辛辣调料杀菌。大型节庆时每户皆要做剁生招待客人。这种传统菜肴的制作者是男性,也只有男性进食,认为男性喝酒,可以杀菌。

傣族喜酸,故腌制的咸菜除了菜类腌得酸辣外,连猪肉、鱼、火雀等肉类也具备同样的味道,食用时味鲜甜带酸,肉质极有弹性。傣族也喜用蔬菜、鱼肉、蟹肉、嫩蝉等配野姜、蒜、葱、青椒舂成酱泥,作为糯米饭和其他菜的蘸水,主要有番茄酱、花生酱、青菜酱、螃蟹酱、蝉酱、竹笋酱、鱼酱、青苔酱等。

傣家的食品以糯米做的种类很多。用糯米泡在香竹筒里,在火灰中焐熟,劈开后食用,柔软香甜,是待客佳品。此外还有扁粽,叫“毫多索”,是节日食品,拌红糖、蛋黄、芝麻做成粑粑,叫“毫崩”;用烘烤做成的“毫吉”;用芭蕉叶包的粽子,叫“毫栋贵”等。在数千年的民族发展进程中,傣族的膳食烹调别具一格并已形成具有食品文化意义的“傣族风味”。

炸牛衣

傣族用牛皮做菜,有腌牛皮、炸牛皮,均属佐酒佳肴。做法是:将黄牛皮的中间皮层切成条,在猪油中用小火焖煮,至皮呈透亮时捞出控油,晒干收存。食时,再将其用猪油小火慢炸后蘸番茄喃咪(傣语,意为酱)食。此菜口感清脆,辛香回甜,风味独具。...余下全文>>

傣族最好有名的小吃是什么? ?

傣族风味小吃 (一)菠萝紫米饭 是具有傣族特色的糯制食品。 制作时, 首先要把紫糯米用水浸泡 7 至 8 小时, 然后淘洗干净,与剁细的猪肉搅拌均匀,把准备好的菠萝心放入紫糯米,再把切 去的盖盖上放到甑锅 里蒸热,当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时,即可食用。其味清甜可 口,并有补血润肺之功效。 (二)独具特色的竹筒饭 只需将新鲜竹节砍下,将优质糯米装入竹节,加水浸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 或干净的甘蔗叶塞住筒口,放在火塘内用文火烧烤或置于烤炉上烘烤把水煮干, 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或地板上轻敲数遍,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 的米饭。融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三)辣咪 是傣语对各种酱的统称,其种类有“辣咪布”(螃蟹酱)、“辣咪帕”(菜子 酱)、“辣咪南诺”(酸笋酱)等近 10 种。平时最常见是“辣咪帕”(菜子酱),其 做法是:把一块地上开花结籽的青菜的棵砍下来,舂细后装入罐内腌四五天,发 酸时去渣把酸汁倒进锅里煮, 煮到水分基本完时, 取出晒干即成。 食用时, 加盐、 葱、蒜、芫荽、味精、辣椒,舂拌均匀盛入碗内,就可蘸其他鲜菜吃,也可以用 糯米饭直接蘸吃。味道酸辣,开胃下饭。 (四)酸笋煮鸡 是傣族一道较为独特的菜肴。 其做法: 将酸笋用水洗净, 然后放入锅里煮透, 再把准备好的鸡肉放入锅里同煮,待鸡肉煮熟后起锅。随后将辣椒、姜、葱等佐 料放入油锅里炒热, 再把酸笋鸡汁倒入锅里回一下锅, 即可食用。 其味酸辣爽口, 味道独特,开胃 (五)香茅草烤鸡 把宰好的鸡洗净,放在火炭上烘烤至六成熟,然后把肉剔下来,用舂盐棒捶 软捶碎。把预先切好、拌拢的葱、蒜、芫荽、青辣椒、盐等拌合在一起,捏成拳 头大的一坨,用洗净的香茅草捆住、用竹片夹起来放在火炭上烘烤。肉烤熟后, 再抹上猪油继续烘烤几分钟,去掉香茅草就可以吃了。这种菜肴香辣可口,味道 鲜美,颇受欢迎。 (六)香茅草烤鱼 把鱼的鳞片去掉,用刀划开鱼背,去掉肠肚杂物,洗净;将葱、姜、蒜、青 辣椒、芫荽切细,与盐拌拢;把佐料放进鱼肚子里,把鱼肚子合拢,用二三根香 茅草叶捆好、用竹片夹紧放在火炭上烘烤。待八成熟时抹上猪油,继续烘烤 5 分钟左右即可食用。这种烤鱼具有香、酥、脆的特点,极能增进食欲 (七)油炸牛皮 其原料是牛皮和食用油。 制作时先将牛皮煮熟, 把毛刮净, 用刀划成半尺长、 2 寸宽的若干块,洗净、晒干备用。待食用时,把油倒入铁锅里加热,然后把晒 干的牛皮放入能浸没牛皮的油锅里, 慢慢地油炸, 使牛皮发泡、 微黄时即可取出。 这种油炸牛皮既可下酒食用, 也可以用来下米线、 米干, 是傣家人最喜爱下米线、 米干的食品。 (八)油炸青苔 青苔傣语称为“改”和“捣”,它是从江河里捞出来洗净后,加工成青苔干 片的食用品。油炸青苔傣语称为“改英”,它的做法是:先将青苔压成薄饼,撒 上细姜片、盐、水调成姜汤,晒干后而成干青苔片。待食用时,用剪刀把干青苔 片剪成巴掌大的小块,丢进油锅里煎黄就可以捞出,当作餐桌上的一道菜。

西双版纳的游玩建议,希望能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而不是和跟团一样都是套路 100分?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南端,是云南省管辖的一个自治州。西双版纳,在古代的傣族语中,意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以它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闻名于世。澜沧江围绕着西双版纳,也造就了西双版纳这一神奇的乐土。西双版纳是傣族之乡,靠近泰国和缅甸,自然深受小传佛教的影响,建筑风格处处充满了东南亚风情,西双版纳还是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境内动物种类和植物资源众多。
不管是月光下的凤尾竹,还是神秘的热带雨林,西双版纳总有万种吸引你的理由。
最佳旅游季节:10月-次年6月。每年11月-次年4月为干季,雨季在每年5-10月间。年平均气温21℃,这里从来不下雪,即使在1月份,白天气温也很高,一件毛衣足可过冬。
建议游玩:3-7天

游玩景点: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植物王国凤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最大的植物园。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
原始气息浓厚的原始文化森林公园,还有可爱的动物和有趣的傣族民俗活动。

望天树景区
在世界最高的空中走廊观赏望天树,饱览东方亚马逊的美丽景色。

西双版纳野象谷
观赏有趣的大象表演,晚上来更加刺激哦。

西双版纳傣族园
傣族竹楼及水上风光的结合,素有“孔雀羽翎”的雅称。

曼听公园
西双版纳最古老的公园,天然式的村寨公园。

基诺山寨
中国最后一个被确认的民族—基诺族的聚居地。

西双版纳总佛寺
西双版纳境内等级最高的佛寺,也是西双版纳佛教信徒拜佛中心。

勐泐大佛寺
东南亚地区最大的佛寺,南传佛教和建筑的风格颇具特色。

娜允古镇
中国至今保留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傣族历史文化名城。

线路推荐
D1.野象谷-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园-曼听公园
D1.茶马古道-野象谷-傣族园-望天树-南腊河野趣漂流度假区-喃呢温泉

民俗节庆:
  关门节、开门节
  公历7月中旬(傣历9月15日)是傣族的关门节,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祈福。从此到开门节的三个月里,男女青年可以谈情说爱,但不能结婚,不能外出。 公历10月中旬(傣历12月15日)的开门节,象征着三个月以来的雨季已经结束,即日起,男女青年可以开始自由恋爱或举行婚礼。节日这天会举行盛大的集会。这时,正逢稻谷收割完毕,所以也是庆祝丰收的节日

餐饮美食
  西双版纳的居民以傣族为主,民族风味食品独具特色,傣味菜以糯米、酸味及烘烤肉类、水产食品为主,多用野生栽培植物做香料,具有独特的民族风味。主要的风味食品有傣族的香茅草烤鱼、香茅草包蒸鸡、香竹烤饭、牛撒撇、烤牛皮、酸笋煮鸡、菠萝紫米饭、黄蚂蚁蛋、酸笋煮螺蛳、油炸青苔、腌牛筋、喃咪、叶包蒸猪肉,还有其他民族的特色,例如哈尼族的竹筒烧肉、鸡肉稀饭和布朗族的包烧鲜鱿、卵石鲜鱼汤。

来源:逍遥熊

傣族的饮食文化 ?

傣族的饮食与饮食结构由其居住的环境决定,因炎热所致,味喜酸、辣、苦(凉),三者皆可助开胃化食,消暑解毒杀菌。其食物种类极为繁多,除庭园种植和家庭饲养的物产以外,山野河流所产,似乎都可入食,戏言:“凡是绿的都是菜,凡是动的都是肉”。更有一些奇异之物如蚂蚁蛋、蝉蛹、花蜘蛛、竹蛆、沙蛆、青苔等成为傣族喜爱的食品,使外人惊异不已。食物的烹制方法主要有烤、蒸、炸、煮、腌、剁、舂,特别讲究佐料的配制。

烤类食品的配料必具备香茅草。香茅草是一种用来提取香料香茅油的常绿草本植物,分布于热带河谷地区。烧烤时,将葱、蒜、姜、辣椒、盐等拌合的佐料塞入食物内部,或敷于外表,用新鲜香茅草捆裹好后,便可进行烧烤,烤至半途淋上油,以免表皮烤焦而内部不熟,同时使香茅草的香味随油浸进食品。较出名的主要有香茅草烤鱼、烤竹鼠、火烧乳猪、烤花蜘蛛、烤竹笋。

傣族每餐都喜喝汤,常见的有“杂菜汤”、“酸笋汤”、“干腌菜汤”。所谓杂菜汤,即以多种蔬菜掺与青椒、酸汤同煮,汤汁酸辣开胃,待客的传统杂菜汤必须具备野芭蕉花、辣藤、南瓜花等。

利用酸笋作为配料煮汤是傣族煮类食品中的一大特色,既酸且辣,又不失香甜鲜美。油炸类食品中较特别的是炸干黄鳝和炸牛皮。元江、新平一带傣族妇女于每年二三月和六七月间捕捉鳝鱼,将新鲜鳝鱼置于火上,至半熟取下,洗净外表后再剔去内脏,内外涂抹花椒面、辣椒面和食盐,晒干保存备食。傣族爱吃糯食,喜用糯米做各类粑粑。

西双版纳傣族常在傣历新年时制作,用以待客和赕佛,以石梓花为传统的配料。用野芭蕉叶包好,竖于甑内蒸熟,这种粑粑呈褐黄色,自带一股花的清香。元江一带傣族则用名为“麻脆药”的植物块茎做麻脆粑粑。凉拌类食品是一道开胃的居家菜肴。蔬菜瓜果类、蚂蚁蛋、嫩蝉等昆虫类以及生肉、生鱼、生血等皆可作为原料,配料则包括了小芫荽、大芫荽、香茅草、葱、蒜、野姜、野花椒、青辣椒、小米辣、米醋等。较具特色的凉拌菜有血旺、剁生、生鱼片、撒撇等。“撒撇”是取牛的苦胆汁配制,先将牛苦胆整个煮熟,将胆汁倒入剁碎了的牛肝、牛心中,配以各种佐料而食,味苦而凉,西双版纳、德宏、耿马一带的傣族喜食,认为宰牛不吃“撒撇”等于没杀,其也是待客的风味菜。剁生也多是取新鲜精瘦牛肉,切成薄片放入石臼中舂至有粘性时,倒在砧板上剁成肉酱。剁的过程中放入大量的蒜、野花椒、小米辣等辛辣调料杀菌。大型节庆时每户皆要做剁生招待客人。这种传统菜肴的制作者是男性,也只有男性进食,认为男性喝酒,可以杀菌。

傣族喜酸,故腌制的咸菜除了菜类腌得酸辣外,连猪肉、鱼、火雀等肉类也具备同样的味道,食用时味鲜甜带酸,肉质极有弹性。傣族也喜用蔬菜、鱼肉、蟹肉、嫩蝉等配野姜、蒜、葱、青椒舂成酱泥,作为糯米饭和其他菜的蘸水,主要有番茄酱、花生酱、青菜酱、螃蟹酱、蝉酱、竹笋酱、鱼酱、青苔酱等。

傣家的食品以糯米做的种类很多。用糯米泡在香竹筒里,在火灰中焐熟,劈开后食用,柔软香甜,是待客佳品。此外还有扁粽,叫“毫多索”,是节日食品,拌红糖、蛋黄、芝麻做成粑粑,叫“毫崩”;用烘烤做成的“毫吉”;用芭蕉叶包的粽子,叫“毫栋贵”等。在数千年的民族发展进程中,傣族的膳食烹调别具一格并已形成具有食品文化意义的“傣族风味”。

炸牛衣

傣族用牛皮做菜,有腌牛皮、炸牛皮,均属佐酒佳肴。做法是:将黄牛皮的中间皮层切成条,在猪油中用小火焖煮,至皮呈透亮时捞出控油,晒干收存。食时,再将其用猪油小火慢炸后蘸番茄喃咪(傣语,意为酱)食。此菜口感清脆,辛香回甜,风味独具。...余下全文>>

傣族的饮食文化是什么? ?

傣族的饮食文化有哪些
  腌、烤、炸、生吃—这是傣家菜烹制方法上较为突出的特点。

  先说"腌"。最常见的是腌酸菜、腌竹笋、腌 鱼、腌猪脚等。最有特色的是腌牛脚筋:以滚开水烫泡、用火燎烧、冷水浸泡等方法,刮干净牛角上的毛,然后切之为条状煮(火巴),以淘米水浸泡数小时后,清洗、晾干,与姜、蒜、辣子、花椒、盐等调料拌匀人瓮,密封瓮口,半个来月即熟。其色乳黄,人口既有韧性感而又(火巴)绵,其味甜中带酸,辣咸适口,是下酒的佳品。

  次说"烤"。香茅草烤鸡是一道风味菜。用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特产的大枫茅,捆于褪洗干净、肚内填以各种调味料的嫩鸡上,抹上动物油以中火均匀烤之,温度使调料味由内向外散出、香茅味由外向内渗人,肉质酥脆沙嫩,香气氤氲充盈,别的地方无法仿制,是真正的地方风味.烤鱼、烤肉、烤缮……在西双版纳和德宏等地,真正是无烤不成宴。

  再说"炸"。最习见的傣家炸食要数炸牛皮,将剖洗得干干净净的水牛皮煮得熟透,多切为条状晒干,可以较长时间存储。食用时,先以冷油炸之,捞出锅后再以热油炸之,即成又泡又黄、酥香梆脆的下酒菜,蘸以番茄喃咪,可谓五味俱备。用以煮汤,类似内地的"肉叶子",到西双版纳和德宏的游人,没有不尝上一回炸牛皮的。最使人开眼界的是油炸知了背肉馅:将知了(鸣蝉)去翅去脚,用刀将其背部划开,嵌迸肉"末与调料,再将知了的背合拢,捆以细蔑绳,放入油锅中煎炸成深黄,色润油亮,肉松皮脆,酌一盏米酒,慢掇细品,既有味道又有营养,爽口怡神。傣家人说,西双版纳、德宏等地的水略带碱性,故于该地吃油炸的食品,体内不会生"燥热之火"。这话或许不无道理。

  多有生食,是傣家食品给人的深刻印象。傣族地区称为"帕宋"的酸脯菜当然是可以不加烹煮就吃,"帕"是"菜"的意思,"宋"是"酸"的意思。"很酸"的胰菜,在热带竹楼上吃,那是适逢其需。此外,难以计数的大量野·菜如叶子上有细细绒毛的茶叶菜,可以人药的荆芥、水香菜、香辣萝、缅芜要……常常都是拌以哺咪或其他佐料生吃。最好吃的生吃食品之一是青蛙肉剁生,用剁细的蛙肉与切细的葱、姜、芜要、花椒、辣椒面、盐等拌匀,再放人少量柠檬水搅匀,将生猪皮刮洗干净,置于火上烤,待肉皮变成乳白色,略带透明,即取出切成薄片与青蛙肉拌和,鲜甜清脆,酸辣开胃。其他如猪肉剁生、牛肉剁生、鱼肉剁生、马鹿肉剁生……凡肉食均可做剁生,要旨在于讲究肉的新鲜。动物不同,"剁生"味道各异。肉食生吃,内地在古代办风行,如秦末在项羽的鸿门宴上,樊啥"发指毗裂"食"生贵"即生的小猪腿,体现一种粗豪勇武之风。傣族将肉剁而食之,就细致且考究得多了,这大约与傣族的温婉平和有关。日本人也食生鱼片蘸之以芥末等,日本学者寻文化之根,在习俗对比上就很注意傣族的肉食生吃的风俗。看来,吭生肉不仅是一种食物制作方法,而同时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的某种痕迹。西双版纳和德宏一带,还吃一种令内地人膛目结舌的食物----"撒撇",是将牛小肠中业已经过胃的消化、与肠液和胆汁搅和过的积存物取出,压挤出其深绿色液体同剁碎的牛脊肉加蒜、伐、辣椒等各种调料均匀拌合,即可生吃,其味苫凉,却有一种无可名状的特殊滋味,在当地亦属不可常得的剁生也可以将"撒撇"同米线......余下全文>>

傣族过春节时吃的食物是什么? ?

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过春节内容与活动大体与当地汉族一样,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傣族节庆食俗:
在西双版纳傣族中,一家盖房,全寨都要来帮助,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上众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的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再如“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元江大平乡新娘过门后要与新郎端坐在长凳上,吃四个鸡蛋拌的糯米饭,并喝两杯酒;元江江边的傣族新娘过门,由男方分给每个送亲者肉4片、排骨4根、丸子4个、酥肉4块,然后方可吃正餐。
傣族日常食俗:
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糯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汁,使味变酸,然后晒干储藏。吃时放少许煮菜或放在汤内。这种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几乎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品有助于消化。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其味美无比。
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料央而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
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转载请注明出处万丰美食菜谱大全 » 傣族香茅草烤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