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家常菜
家常菜谱,美食攻略

湖北过年菜谱大全 湖北小吃大全

湖北都有哪些特色菜呢?具体怎么做? ?

湖北菜点以水产为本,制作精细,尤重火功。菜肴大都是汁浓、芡稠、口重、味纯,有朴实的民间特色。湖北风味包括武汉、荆沙和黄州三个地方菜点特色。

  武汉菜点吸取了湖北各地和外地的一些风味菜点的长处,善于变化改革,花色品种较多,注重刀功火候,讲究酸色造型,尤其是煨汤技术有独到之处。荆沙菜以烹制淡水鱼鲜见长,更以各种蒸菜(如“沔阳三蒸”)最具特色,用芡薄、味清纯,关于保持原味。黄州菜擅长烧、炒,用油稍宽,火功恰当,汁浓口重,味道偏咸,富有乡村风味。湖北的小吃点心品种多,风味特殊。

  湖北著名风味菜点有:清蒸武昌鱼、鸡茸架鱼肚、钟祥蟠龙、瓦罐煨鸡、菜薹炒腊肉、鸡泥桃花鱼、峡口明珠汤、鱼氽、热干面、三鲜豆皮、东坡饼、面窝等

湖北菜有那些? ?

喊得出名气的,有武昌鱼和洪山菜薹 补充: 鄂菜代表: 清蒸武昌鱼 湖北两大名菜之一。因产于武昌梁子湖而得名。头小体高,面扁背厚,呈菱形,脂肪丰叟,肉味鲜美,汤汁清香,营养丰富,堪称淡水鱼中的珍味佳肴。1957年毛泽东主席《水调歌头.游泳》发表,诗词中“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引起人们对武昌鱼的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烹饪武昌鱼的制作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从传统的蒸、煮、炙三种,发展到清蒸、油焖、网衣、滑溜等多种方法,其中尤以武昌大中华酒楼的清蒸武昌鱼别具一格,常作为该店筵席大菜,其特点是:口感滑嫩,清香鲜美,驰名中外。 天门三蒸 至少有2000年历史。2005年,天门石河镇出土了东汉陶甑,这是江汉平原首次出土陶甑,东汉陶甑的出土,说明,天门三蒸已在江汉平原飘香了2000余年了。 红烧义河蚶 义河蚶是湖北天门水产名品,本名车鳌、亦作砗螯。唐诗人皮日休《送从第崇归复州竞陵》诗句“车螯近岸无妨取”,即咏此物。蚶为淡水蛤属,具金黄色狭长贝壳两枚,肉味极其鲜美,红烧、氽汤均可。 补充: 红烧木琴鱼 又名“红烧瓦块鱼”,湖北天门人称为“红烧木琴鱼”。相传,此佳肴的创制与明朝文学家谭元春有关。 谭元春著有《谭友夏合集》二十三卷。谭元春不光喜好诗文,还酷爱丝竹之音,对岭南木片琴尤为钟爱。一日,他突然发现去掉头尾的青鱼段酷似木片琴。于是命人顺着肋制出花纹后红烧佐酒。眼观佳肴,如闻木片琴的叮略雅韵而心旷神怕。此案后来传至民间,因形似屋瓦,故称“红烧瓦块鱼”。 沔阳三蒸 湖北沔阳一带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沔阳的蒸传说是元末义军首领陈友谅之妻罗娘娘所创。三蒸通常指蒸肉、蒸鱼、蒸鸡,使用扣碗,其中“茼蒿蒸田螺”是三蒸菜里最具特色和最好吃的一道蒸菜。由于较好地保持了菜肴的原汁,深受民间喜爱。 黄陂三合 黄陂县的传统佳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以一菜多样,风味名异而广泛流传。所谓“三合”是以鱼丸、肉丸、肉糕三菜合一而得名。三种合烧,一菜多样鱼有肉味,内渗鱼香,别具风味。 湖北鱼馔 湖北盛产淡水鱼虾,富有江南水乡风味的湖北鱼馔,是鄂菜的一大特色。武汉云鹤酒楼鄂菜品种繁多,尤以各种淡水鱼肴为拿手好菜,采用蒸、炒、溜、炸等20多种烹饪方法,制作出色味香名异的楚乡鱼馔。 补充: 红菜苔炒腊肉 红菜苔色紫红,茎肥壮,质脆嫩,每年春节前后上市,以武昌洪山出产的质量最佳。旧时传为贡品。红菜苔单独素炒,口感鲜香脆嫩,辅以腊肉片,姜米,用芝麻油爆炒,其味更佳,与武昌鱼同为湖北两大名菜。 皮条鳝鱼 荆州、沙市一带的皮条鳝鱼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脍炙人口。选用二百克左右的活鳝鱼,洗净去骨,切成二寸长、四分宽的鳝鱼条,装碗后,撒上少许食盐揉搓几下,用水豆粉调匀挂糊,经过三次不同火候氽炸,投入酱油、白糖、姜末、大蒜、葱花等,用稀湿淀粉勾芡即成。其特点是:色泽金黄透明,外酥内嫩,酸甜爽口,味道醇厚。 红烧野鸭 洪湖野鸭素以个大、肉肥、味鲜著称。红烧野鸭以青头对鸭作原料为佳。将整理后的全鸭切成四十小块,入锅炸干血水,脱生后取出入另锅,投入姜、蒜、酱油、精盐等,用清水焖烧鸭肉至八成熟,放白糖烧至能拉丝时,出锅盛盘,撒上葱花、胡椒粉即成。此菜色泽黄亮,烹调精细,讲究火功,肉质肥嫩香酥,鲜甜爽口。 煎虾饼 湖北传统名菜。湖北素称“千湖之省”,盛产湖虾,颜色青中带白,壳薄而肉质丰腴饱满,鲜嫩细腻,烹制菜肴则味道香醇,鲜美可口。虾饼煎制是用去壳的虾肉剁成茸泥,加配料打匀,煎成圆形小饼。肉色雪白,外衣金黄,味道异常鲜美。 补充: 千张肉 以猪五花肉为主料,刀工......余下全文>>

恩施菜大全,及做法? ?

方法/步骤
1
一、鲊广椒炒腊肉
土家人喜食腊肉,土家腊肉色泽焦黄、肉质坚实、熏香浓郁、风味独特。
鲊广椒,也称为鲊辣椒,它是以恩施本地鲜红辣椒和苞谷面(玉米面)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
将鲊广椒在锅中焙熟后与土家腊肉一起炒食或作扣碗底料蒸食,成品色泽微红,酸辣味十分特别。
2
二、来凤皮蛋
无铅松花皮蛋是来凤县传统产品,利用来凤本地麻鸭所产鸭蛋制作而成。
 制作工艺独特,蛋清如玉,上有松柏叶状花纹,俗称松花,食之鲜嫩味美,余香满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3
三、绿豆皮
离开恩施几年,时时刻刻都想着要吃豆皮。他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又高,跟武汉人吃的豆丝又点像,但味道要比豆丝好太多了。恩施大多数人都钟情于它,并且喜欢用酸菜作为配菜。在恩施的小餐厅都能吃到的小吃,很多人早餐的首选。
 做法:首先把绿豆、大米洗净用水都泡上一天打成浆。然后把一个大锅洗净,文火。用漏斗把打成的绿豆浆一丝一丝的倒入锅中,也可以在锅里贴上薄薄的一层烙熟后切丝。这样一张豆皮就做成了,吃法跟面条的吃法都差不多,可以做成炸酱豆皮,肉丝豆皮,炒豆皮等等,做成自己喜欢的吃法。
4
四、社饭
社饭自古有之,是中国土家、苗、侗族等少数民族祭祀社稷的一种食品。社饭的制作方法是:将田园、溪边、山坡上的鲜嫩社蒿(香蒿、青蒿)采撷回家,洗净剁碎,揉尽苦水,焙干,与野蒜(胡葱)、地米菜、腊豆干、腊肉干等辅料掺合糯米(可掺部分粘米,但需先将粘米煮成半熟后合入糯米)蒸或焖制而成。其味鲜美,芳香扑鼻,松软可口,老少皆宜。
土家人做社饭不光是自家人吃,还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故有民谚说,“送完了自家的,吃不完别家的”,充分显示出土家人淳朴、亲和的民风。
5
五、土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土家油茶汤是先用食用油炸适量茶叶至蜡黄后,加水于锅中,并放上姜、葱、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一沸便舀入碗中,加上事先炒好(或炸好)的炒米花、玉米花、豆腐果、核桃仁、花生米、黄豆等“泡货”即可食用。土家油茶汤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现象之一,堪称中国茶文化一绝,源远流长。至今在全州,特别是在咸丰、来凤等地盛行。
6
六‘ 合渣
合渣,又名懒豆腐。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
 在恩施,合渣的吃法很多,其中张关合渣是制作合渣火锅的典型。张关合渣因宣恩一小集镇“张关”而得名,是将合渣煮好后点卤变得稍干,加鲜汤配猪肉、仔鸡、鸡蛋等做成鲜肉合渣、仔鸡合渣、鸡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锅,尤以镇上一位黄姓老太婆制作的最有名、最为地道。
7
七、莼菜

莼菜是难得的绿色保健食品,在中国唯有恩施州和两湖(西湖、太湖)有批量出产,尤以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所产莼菜品质佳,规模最大,被国家命名为“莼菜之乡”称号。莼菜鲜脆可口,具有多种药理效果。
8
八 年肉
相传,年肉滥觞于一场战乱。有一年除夕前,土家山寨突遭军队攻入,土家人正在热火朝......余下全文>>

湖北有哪些菜系? ?

荆楚风味,以湖北菜为代表,简称鄂菜,以“咸鲜”味为本,讲究嫩、柔、滑、爽,善烹河鲜,以蒸菜驰名,富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境内河网交织,湖泊密布,是全国淡水湖泊最为集中的省份,素称“千湖之省”。汉江与洞庭水系人江之处,古代称之为“云梦泽”。《墨子?公输》篇中指出:“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富。”淡水鱼鲜资源丰富,古已闻名于世。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岂有食鱼,必河之鲂”的记载,这里提到的鲂,俗称编鱼,也叫团头鲂,即武昌鱼。鄂西山地神农架原始大森林,海拔3000 米以上,相传是上古三皇之一神农氏尝百草的地方,人称“绿色宝库”,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优越的地理环境,丰饶的物产,为湖北菜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正是“两江育荆楚,鄂馔巧烹鲜”。湖北菜系由武汉、荆沙、黄州和襄郧四大风味流派组成。武汉是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明末清初即已成为“四大名镇”之一,与河南的朱仙,江西的景德,广东的佛山齐名,内联九省,外通海疆,被誉为“九省通衙”,本世纪初,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经济中心,进出口贸易额仅次于上海,而超过天津和广州。商业上的繁荣,必定促进烹好事业的发展。武汉菜含武昌、汉口、沔阳,它的本源为黄肢。武汉菜以肢污菜为母体,吸取了省内外各个菜系的长处,经过长期地不断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是湖北菜系的典型代表。武汉菜选料严格,制作精细,注重刀工火候,讲究配色和造型,以烹制山珍海味见长,淡水鱼鲜与煨汤技术独具一格。口味讲究鲜、嫩、柔、软,菜品汁浓、芡亮、透味,保持营养,为湖北菜之精华。代表菜有:“沔阳三蒸”(即“珍珠圆子”、“蒸白丸”、“粉蒸肉”)、“蟹黄鱼翅”、“海参圆子”、“清蒸武昌鱼”、“氽??鱼”等。荆沙菜以荆州、沙市、宜昌为领衔的江汉平原菜是湖北菜的正宗,以淡水鱼鲜名馔著称,鱼糕制作技艺蜚声省内外,各种蒸菜最具特色,用芡薄,味清纯,善于保持原汁原味。代表菜有“八宝海参”、“冬瓜鳖裙羹”、“荆沙鱼糕”、“皮条鳝鱼”、“播龙菜”、“千张肉”等。黄州菜以鄂州、黄石、黄州为代表,属鄂东南地方风味,特色是用油宽,火功足,擅长红烧,油悯,于炙,口味偏重,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代表菜有:“金银蛋饺”、“糍粑鱼”、“元宝肉”、“三鲜千张卷”、“豆腐盒”、“虎皮蹄膀”等。襄郧菜流传襄阳、郧阳一带,系湖北菜之北味菜,特色是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杂以淡水鱼鲜,入味透彻,软烂酥香,汤汁少,有回味,制作方法以红扒、红烧、生炸、回锅居多,代表菜有:“武当猴头”、“大和鸡”、“三镶盘”等。此外,鄂西土家族苗族地区,名菜如“小米年肉”等,别有一番风味。 7

湖北宴席最好吃的菜有哪些? ?

湖北菜虽不在八大菜系之列,却是我国重要的地方菜系之一。湖北素称“千湖之省”,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楚菜就在长江流域形成雏形。湖北菜系由荆南、襄郧、鄂州、汉沔四大风味流派组成,传统的湖北菜是以“水产为本,鱼菜为主”,烹调方法以烧、蒸、炖、煨见长,尤其擅长烹制淡水河鲜,蒸菜、煨汤和制作各种汉味小吃,口味上多汁、滚烫、入口即化,最能保存原味,讲究鲜、嫩、柔、滑、爽,做工更是精、奇、细、巧,十分具有南派美食的特点。
菜品推荐
沔阳三蒸
特点:在荆州,自古有“无菜不蒸,不上格子不请客”之说。沔阳三蒸是湖北粉蒸菜代表之一,具有嫩、香、粉糯的特点。
清蒸武昌鱼
特点:武昌鱼的吃法种类繁多,而湖北著名蒸菜清蒸武昌鱼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咸鲜味,鱼肉鲜嫩软滑,原汁原味。
湖北煨鸡汤
特点:湖北煨鸡汤起源于荆楚民间,具有独特的楚乡情韵,汤汁鲜醇,清澈见底,味甘鲜。 红烧洪湖鸭特点:湖北用野鸭制作菜肴历史悠久,红烧洪湖鸭是全国著名野味菜之一,色泽酱红,咸鲜回甜,香味浓郁,营养丰富。
家乡人说家乡菜
好像一提起湖北菜,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武昌鱼”,武昌鱼能流行到如此程度恐怕还得感谢毛主席那句经典的“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不过从传统来讲,湖北人做武昌鱼的确没得说,技法细致不说,口感更是细腻、滑嫩,将河鱼特有的土腥味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你想不爱它都不行。除此之外,湖北的热干面、三鲜豆皮、各种糯米的甜食等小吃也是十分的有特色,女孩子们应该都会喜欢。
湖北地方代表菜有:清蒸武昌鱼、网衣鳜鱼、鱼糕丸子、清炖鱼、黄州豆腐、荷包丸子、粉蒸肉、蒸珍珠丸子、蒸白肉、烧三合、三鲜酥肉、散烩八宝、黄焖甲鱼、红烧野鸭、母子大会等。
[清蒸武昌鱼]
“清蒸武昌鱼”,是选用鄂城县梁子湖产的鳊鱼(即团头鲂),配以多种调味料经蒸制而成,鱼肉肥美细腻,汤汁鲜浓清香。毛主席在武汉曾多次品尝此菜,并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著名诗句,更使“清蒸武昌鱼”扬名中外,成为武汉地区主要名菜。
其制法是:将鱼收拾干净,两面剞上兰草花刀,用开水烫一下装入鱼池内,相间地摆上冬菇片、熟火腿片、冬笋片、撒上猪肥膘丁、青豆、葱结、姜片、精盐、绍酒、清汤,上屉蒸约10分钟取出,拣出葱姜,将鱼汤滗在勺内烧沸,打净浮沫,加味精、鸡油、胡椒粉,浇在鱼身上即可。
[红烧[鱼回]鱼]
“红烧[鱼回]鱼”,是湖率传统风味名菜,驰誉省内外。
选用长江石首至武昌金口镇一带产的蛔鱼,收拾干净,剁成方块,放入油勺内,加绍酒、葱段、姜片煎煸后,加清水烧至九成熟时,加酱油、精盐、味精,再用慢火烧至汤汁浓稠,用淀粉勾芡即可。
特点是色泽金黄,鱼肉嫩滑、口味鲜香。
[蒸珍珠丸子]
此菜系用猪肥瘦肉茸、[鱼感]鱼肉茸和荸荠丁,加上精盐、胡椒粉、葱花、姜末、绍酒和成馅,挤成小丸子,滚上浸泡滤干的糯米,上屉蒸制而成。
色泽洁白,米粒晶莹如珍珠,丸子软糯鲜香爽口。
[烧三合]
“烧三合”,是湖北黄陂县的传统名菜,近百年来一直流行于民间。
此菜用精制的鱼圆、肉糕、肉圆,加上玉兰片、黑木耳、酱油、味精、猪油等调配料经红烧而成。一菜三样,色泽艳丽,滋味各异,质软鲜嫩。鱼圆是用[鱼感]鱼肉,加葱姜末、味精、精盐、蛋清、淀粉、用水氽熟;肉糕是猪肉丁加上鱼茸、硝水、葱姜末、精盐、白糖、味精、淀粉和均,摊在豆腐皮上蒸熟;肉圆是猪肉丁加上鱼茸、荸荠丁、葱姜末、胡椒粉、精盐、味精和均,用芝麻油炸熟。
[网油八宝鸡腿]
此菜是湖北沙市地区传统名菜,历史悠久,誉满荆沙。系用鸡脯肉丁、猪肉丁、香......余下全文>>

湖北地方文化的湖北菜 ?

湖北菜,简称鄂菜,按有文字记载的时间算,至今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具有楚乡风味的鄂菜在广阔富饶的江汉平原上已具雏形;唐、宋两代鄂菜有了明显的发展;到了明、清时,鄂菜趋于成熟。湖北的特色风味小吃繁多,这些特色风味小吃的形成和发展也都有其历史发展的原因。早在战国时期《楚辞·招魂》中一份楚宫筵席单中就有麻花、馓子、蜜糖糕、油炸饼等,这是湖北小吃见诸文字的最早记载。另外有一些风味小吃的形成则相伴有历史故事。如郧阳的“高炉饼”,相传楚太子监封地屯郢,喜吃此饼,并传谕列为御膳,于是便成为地方风味小吃。“九黄饼”起源于东晋,据说东晋荆州刺史桓温及唐代大诗人李白都曾重九登高,漫游龙山,均品尝过此饼。云梦鱼面发源于清道光年间,据《云梦县志》载,当时云梦县城里有个许传发布行,生意兴隆,专设客栈招待外地来的客商。客栈厨师姓黄,有一天和面,他不慎碰撒了准备氽鱼丸子的鱼肉泥,他就顺手把鱼肉泥和在面里,擀成面条。客商吃后大加赞赏。此后他就如法炮制,招待客商。有一天面做多了吃不完,他就把面晒干后储存起来。谁知干面煮熟后其味更佳,这就诞生了云梦鱼面。这些风味小吃经过千百年的历史传承,成为今天湖北省别具风味的地方小吃。湖北饮食风俗形成的历史原因还表现在岁时、信仰、礼仪等食俗的传承上。现行的许多食俗如端午节吃粽子就起源于湖北。关于吃粽子,湖北就有几种不同传说:在屈原故里秭归,传说屈原投汨罗江后,热爱屈原的楚人很悲痛,纷纷从四面八方赶到江边,有的还划着渔舟去打捞诗人的遗体。为了祭吊屈原,人们纷纷用竹筒贮米投于江中。在汉代的建武年间,长沙有个叫区回的人,忽然遇到一个自称三闾大夫的人。这人对他说:你每年祭我的竹筒米很好,可惜都被蛟龙偷食了,以后请用楝树的叶子塞住筒口,上面再用五色丝线捆牢,蛟龙就不敢再偷吃了。此事传开后,在屈原故里每年五月初五人们就按屈原所说的办法祭吊他。后来人们便不再将粽子投入江中,而改为食品,逐渐成为一种食俗并风行全国。而襄阳一带则流传屈原托梦告其妻,用五色丝缠住粽子避免蛟龙的吞食。尽管传说不一,但都表明在战国时五月初五就有以粽子祭屈原的习俗。后发展成为端午节食粽子的节令食俗。湖北境内共有少数民族40多个,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满族、蒙古族等,除土家族为湖北的土著少数民族外,其余的少数民族都是从外地迁来的。这些少数民族有的创造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饮食和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食俗,有的将自己民族的饮食和食俗带入湖北省,使湖北的食俗更加丰富多彩。从地理交通上讲,武汉市号称“九州通衢”,自古以来就南接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陇坂,下接江湖,交通便利,为省内外的经济交往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再加上政治的影响,使得其他地区和省份的饮食风俗及特色风味饮食传至湖北较早。部分经过本省人民的精心改制已具有湖北的地方特色。湖北的边界地区受邻省的影响很明显。如鄂西的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及宜昌西部受四川的影响很大。湖北古属楚国领域。元代,湖北的东南部和湖南、广西被划为湖广行省,省内有襄阳、黄州、蕲州、兴国、峡州、武昌、江陵(中兴)等州和德安、沔阳、安陆等府。康熙六年(1776年),湖广左司改为湖北省,这里历史上第一次定名,沿用至今。因西部由巴山、巫山、武当山等构成鄂西山地,故简称鄂。省会为武汉市。湖北省历史悠久,在郧西、郧县、长阳等地发现古人类化石,证明几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生息。京山县屈家岭出土的蛋壳彩陶,距今已有4000多年;黄陂县发掘出土的商代古城——“盘龙城”遗址,距今也有3500多年。省内江陵、襄樊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湖北省......余下全文>>

湖北美食有哪些 ?

湖北省独特的日用产品有洪湖羽毛扇、宜昌假山石、天门塑料盆景、利川坝漆等等。而房县和保康两县所产的燕耳则是著名的山珍,此外还有罗田板栗、安陆银杏、襄樊大头菜、沙湖盐蛋、沙市甜酸独蒜等都是湖北出产的美味食品。
  来湖北旅游除了可以采购以上土特产作为纪念品带回去,别忘了湖北还有神农架和武当山两大“天然药库”,那里不仅出产传统的药材如天麻、党参、杜仲、黄连、茯苓等等,还有野生的猴头菇、花菇和核桃等滋补品,买回去孝敬老人是很合适的。
  湖北名茶:清江“宜红”、远安“鹿苑”、蒲圻“洞茶”、隆中“翠峰”、双桥“毛尖”、竹溪“龙峰”、五峰“采花毛尖”,五山“玉皇剑”。其中远安的“鹿苑茶”以产地鹿苑寺而得名,已载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和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制茶学》中,乾隆年间,鹿苑茶被选为贡茶。
  鄂菜是湖北菜的总称,由武汉、荆州、黄州三种地方风味组成。湖北菜是由武汉、荆州和黄州三种地方菜所组成,侧重蒸、煨、炸、烧、炒;特点是汁浓、芡稠、口重、味纯,具有朴素的民间特色。武汉菜花色品种较多,注重刀工火候,讲究配色与造型,尤其以煨汤技术为独到。荆州菜以烹制淡水鱼鲜见长,以各种蒸菜最具特色,用芡薄,味清纯,善于保持原味。黄州菜擅长烧、炒,用油较宽,火功恰当,汁浓口重,味道偏咸,富有乡村风味。
  武汉三镇的餐饮服务历史悠久,享有盛名。清道光年间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中就有“切面豆丝干线粉、鱼餐元子滚鸡汤、水饺汤元猪血担、夜深还有满街梆。”所以武汉不仅早就是酒楼繁盛,而且小吃也独具地方特色。近年来武汉的餐饮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其地处华中九省通衢地利之便,南来北往商贾云集,不仅商业繁荣,也同时给武汉带来了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集天下菜系于一城。武汉不仅有具有地方特色的鄂菜馆,而且川,鲁,粤,浙各菜系餐厅也遍布三镇,纷呈异彩,素有“不届武汉城,尝遍天下菜”的佳话。 武汉菜是鄂菜的典型代表,它以汉阳、武昌、黄陂、天门、汉川、孝感、沔阳等地风味为基础,吸收了省内外各种风味流派之所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选料严格钉制作精细、注重刀工、火候,讲究配色和造型。以烹制山珍海味见长,淡水鱼鲜与煨汤技术独具特点。主要名菜有清蒸武昌鱼、天门三蒸、红烧义河蚶、红烧木琴鱼、天门滑鱼、氽蛔鱼、八卦汤、红扒鱼翅、虾子海参碗鱼、茄汁桂鱼、黄陂三合、沔阳三蒸、全家福、芙蓉鸡片、黄焖甲鱼、桔瓣鱼元等。
  湖北菜系由武汉、荆沙、黄州和襄郧四大风味流派组成。
  武汉菜选料严格,制作精细,注重刀工火候,讲究配色和造型,以烹制山珍海味见长,淡水鱼鲜与煨汤技术独具一格。口味讲究鲜、嫩、柔、软,菜品汁浓、芡亮、透味,保持营养,为湖北菜之精华。
  代表菜有:“沔阳三蒸”(“清蒸、粉蒸、泡蒸”或“蒸肉、蒸鱼、蒸菜”)、“蟹黄鱼翅”、“海参圆子”、“清蒸武昌鱼”、“氽鳡鱼”等。
  荆沙菜以荆州、沙市、宜昌为领衔的江汉平原菜是湖北菜的正宗,以淡水鱼鲜名馔著称,鱼糕制作技艺蜚声省内外,各种蒸菜最具特色,用芡薄,味清纯,善于保持原汁原味。
  代表菜有“八宝海参”、“冬瓜鳖裙羹”、“荆沙鱼糕”、“皮条鳝鱼”、“播龙菜”、“千张肉”等。
  黄州菜以鄂州、黄石、黄州为代表,属鄂东南地方风味,特色是用油宽,火功足,擅长红烧,油悯,于炙,口味偏重,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代表菜有:“金银蛋饺”、“糍粑鱼”、“元宝肉”、“三鲜千张卷”、“豆腐盒”、“虎皮蹄膀”等。
  襄郧菜流传襄阳、郧阳一带,系湖北菜之北味菜,特色是以猪、牛、羊肉为主要原料,杂以淡水鱼鲜,入味透彻,软烂酥香,汤汁少,有回......余下全文>>

湖北荆州酒席菜谱 ?

冷菜: 口水鸡 香麻海蜇头 醉青鱼 水晶肴肉 炝花生 蒜泥黄瓜 糯米莲藕 水果沙拉 。
热菜:白灼基围虾 松鼠鲈鱼 咸蛋黄焗肉蟹 脆皮乳鸽 三鲜烩海参 椰汁蟹柳卷 菌菇汤 蕃茄笋尖夜开花 。
点心:桂花红豆沙 葱油饼
水果拼盘:西瓜 葡萄 哈蜜瓜。

湖北农家菜菜谱 ?

农家尖椒鸡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私家菜
口味:微辣 工艺:炒农家尖椒鸡的制作材料:主料:鸡腿500克
辅料:青椒50克,青豆30克,沙姜5克,草果5克
调料:嫩肉粉10克,盐5克,料酒10克,淀粉(玉米)4克,胡椒粉2克,味精2克,鸡精2克,豆瓣10克,姜5克,大葱5克,大蒜(白皮)5克,泡椒15克,八角3克,桂皮5克,香油5克,猪油(炼制)25克教您农家尖椒鸡怎么做,如何做农家尖椒鸡才好吃1. 将仔鸡腿去净毛渣,清洗干净,用刀斩成块,然后放入碗中,加盐、料酒、嫩肉粉、水淀粉码味,静置15分钟;
2. 小青椒去蒂洗净,切成马耳朵形;
3. 青豆煮熟捞出投冷;
4. 郫县豆瓣剁细;
5. 老姜、大蒜去皮洗净,切成指甲片;
6. 泡辣椒去蒂及籽,切成辣椒节;
7. 锅置旺火上,烧精炼油至六成热,放入鸡腿肉滑散,滗去余油,下郫县豆瓣,炒上色,加姜,葱,蒜,泡辣椒,八角,桂皮,山柰,草果,炒出香味,放入小青椒微炒,加鲜汤,调入盐,料酒,胡椒粉,烧开至沸,用勺撇去浮沫,烧至肉熟,倒入青豆和匀,用水淀粉勾芡收汁,至浓稠时,烹入火锅油,香油、味精、鸡精,番均匀,起锅装入盛器中即成。小帖士-食物相克:
鸡腿:鸡腿肉忌与野鸡、甲鱼、芥末、鲤鱼、鲫鱼、兔肉、李子、虾子、芝麻、菊花以及葱蒜等一同食用;
与芝麻、菊花同食易中毒;
与李子、兔肉同食,会导致腹泻;
与芥末同食会上火。

农家鱼骨酥的做法详细介绍菜系及功效:家常菜谱
农家鱼骨酥的制作材料:主料:鱼龙骨250克。
调料:烤肉粉,孜然粉,盐,味精,黄酒,葱,姜各适量。教您农家鱼骨酥怎么做,如何做农家鱼骨酥才好吃鱼龙骨焯水,加调料煮入味,捞出后烘烤至酥即可。农家鱼骨酥的制作要诀:烘烤温度在120℃左右。

湖北家常菜菜谱搜寻 ?

农家小炒肉
  主料:五花肉100g;瘦肉200g;
  辅料:大青椒100g;鸡精8g;酱油12g;植物油50g;十三香3g;盐4g
  做法:
  1、将五花肉、瘦肉切片,大青椒拍后剁块,蒜切片;
  2、锅置旺火,倒入植物油,放五花肉炸熟;
  3、加入青椒、蒜片煸炒;
  4、加入瘦肉片、酱油、鸡精、盐、十三香,翻炒至熟后装盘即可。
  干锅土豆片
  主料:五花肉80g;植物油40g;土豆400g
  辅料:干辣椒20g;盐3g;孜然粉3g;蚝油13g;鸡精2g;香油3g;豆瓣酱12g;辣妹子15g
  做法:
  1、将土豆去皮洗净,切成1厘米厚的片,煮熟;
  2、五花肉切片,蒜切片,葱切0.5厘米段,干辣椒切2厘米段;
  3、锅置旺火,倒入植物油,放入五花肉,煮熟的土豆片,放入干辣椒、辣妹子、耗油、豆瓣海、盐煸炒;
  4、放入鸡精、孜然粉,翻炒后装入干锅,淋香油,撒上葱花即可。
  一品茄子
  主料:茄子400g;植物油180g;瘦肉20g;大红椒8g;香菇8g
  辅料:生粉5g;香葱3g;蒸鱼豉油8g;耗油10g;蒜米4g;盐2g;鸡精6g;白糖2g;生姜3g;香油2g
  做法:
  1、将茄子绿茎剪整齐洗净,从茎头下3厘米处竖着切四刀,瘦肉切末,青红椒切米,生姜、蒜米、香葱切末;
  2、锅置旺火倒入植物油烧热,放入切好的茄子炸熟;
  3、将锅烧热,倒入植物油,放肉末、生姜、葱、茄子煸炒,放入耗油、蒸鱼豉油、鸡精、少许盐翻炒;
  4、先将茄子捞出摆好,再捞出肉末淋上茄子表面,撒上香葱即可。
  巴掌牛肉
  主料:五花牛肉800g;青红椒各10g;牛油10g;香菜15g;
  辅料:三五30g;胡椒粉3g;阿香婆25g;鸡精8g;辣妹子25g;盐5g;干椒壳30g
  做法:
  1、将买回的新鲜五花牛肉切8厘米长5厘米宽的片,蒜去皮,姜切片,青红椒切4厘米长的筒,香菜洗净;
  2、锅置旺火,倒入牛油,放三五片生姜,放入牛肉片一起煸炒;
  3、放入干椒壳、辣妹子、阿香婆,加水转小火焖25分钟左右;
  4、挑出干椒壳,将牛肉放入烧热的锅,放入青红椒、鸡精、味精、盐、胡椒粉,翻炒后装入干锅,撒上香菜即可。
  香酥湘排
  主料:排骨500g;植物油150g
  辅料:香辣酥300g;料酒18g;鸡精6g;生粉20g;鸡蛋1个;盐5g;酱油8g
  做法:
  1、将排骨剁3厘米长块,放入盆中,加料酒、盐、酱油、生粉、鸡蛋,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
  2、锅置旺火,倒入植物油,油温80度左右,放入腌制好的排骨,扎熟捞出沥干;
  3、锅烧热,倒入炸好的排骨,加香辣酥、鸡精、香葱,煸炒后装入盘中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万丰美食菜谱大全 » 湖北过年菜谱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