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饭:“扣肉”“灌海椒”不可少做法,怎么做重庆土家 ?
材料
主料:猪肋条肉(五花肉)500克,
调料:酱油25克,料酒10克,花椒2克,蜂蜜10克,大葱15克,姜15克,八角3克,豌豆淀粉8克,味精2克,白砂糖5克,大豆油70克
做法
1.将猪五花肉刮去皮面上的油泥、绒毛,洗净,切成大方块,放入锅内煮至七成熟捞出;
2.将皮面抹上蜂蜜,皮面朝下入入八成热油中炸至呈火红色捞出;
3.花椒用水浸泡,拣出花椒,花椒水留用;
4.将炸好的五花肉改成9厘米长、0.2厘米厚的大片,皮面朝下码入碗内,加酱油、料酒、花椒水、葱段、姜块、肉汤250克、大料、白糖,上屉蒸烂;
5.将蒸好的肉取出,拣去调料渣不用,汤汁滗入炒勺内,将肉扣在盘内;
6.汤勺上火烧开,用湿淀粉15克(淀粉8克加水)勾芡,加味精,淋入明油,浇在盘内扣肉上即成。
土家族十大美食 30分?
1、土猪腊肉烧苁树菌,
2、"油香儿",是用米浆垫底,上面铺上肉丝,土豆丝。鼎
3、炕洋芋,呵呵,就是煎土豆,
4、土家掉渣烧饼
5、煎的玉米饼
6、油茶汤
7、粉蒸肉
8、腊猪血豆腐
9、粑粑
10、新包谷棒
土家族有哪些小吃? ?
水雀粑粑
南瓜粑粑
洋芋粑粑
玉米粑粑
恩施土家族十大名吃,都是哪十大名吃? 20分?
土家油茶汤
土家油茶汤是一种似茶饮汤质类的点心小吃,香、脆、滑、鲜,味美适口,提神解渴,是土家人传统的非常钟爱的风味食品,故有民谚曰:“不喝油茶汤,心里就发慌”,“一日三餐三大碗,做起活来硬邦邦”。同时,喝油茶汤又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一种传统礼仪,凡是贵客临门,土家人都要奉上一碗香喷喷的油茶汤款待。
据传,油茶汤是土家放牛娃在茶山里摆“家家”而发明。他们在山上拾得一捧油茶籽,放在瓦罐中炒出了茶油,再摘来茶叶放油中一炸,兑上山泉水,加入随身带来的炒苞谷,吃得津津有味,久而久之,喝油茶汤便成了土家人的习惯。
土家油茶汤制作方法,是先用食用油炸适量茶叶至蜡黄后,加水于锅中,并放上姜、葱、蒜、胡椒粉等天然佐料,水一沸便舀入碗中,加上事先炒好(或炸好)的炒米花、玉米花、豆腐果、核桃仁、花生米、黄豆等“泡货”即可食用。油茶汤的制作关键是茶叶质量和炸茶叶的火候,佐料和“泡货”的选用可随客人口味。
土家油茶汤是恩施州土家族具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现象之一,堪称中国茶文化一绝,源远流长。至今在全州,特别是在咸丰、来凤等地盛行。1992年,“来凤县土家族油茶汤茶艺团”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中国首届茶文化节,博得“来凤名茶传千里,土家油茶香九州”的赞誉。韩国代表团称赞土家族油茶汤“是中国茶文化一绝。”后来有关部门将土家族油茶汤提炼、整理成“四道茶”(即白鹤茶、泡儿茶、油茶汤、鸡蛋茶)、油茶道表演等形式,使之成为一种规范化的程式茶道。在2005年中国茶叶协会主办的中国富硒茶文化节上,幽雅卓绝的“四道茶”茶道茶艺表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使得油茶汤这一土家茶文化精髓得以发扬光大。(钟声等)
●张关合渣
合渣,又名懒豆腐。恩施土家人对合渣有着深厚的感情,特别是在兵荒马乱之年,由于粮食奇缺,合渣救下了不少人的性命,流传有“辣椒当盐,合渣过年”的民谚。如今,恩施人吃合渣已不是逢年过节才能吃的“奢侈品”了,平时在家里都能吃上合渣,许多餐馆更是把它当成一道特色菜上桌供应,深受顾客的青睐。
合渣的制作比较简单,只是在开头“推”的阶段稍辛苦些,因此人们称制作合渣为推合渣,其制作程序是:将黄豆洗净用水泡胀后,连豆带水在石磨上一转一转地磨成浆,架火煮开,然后放入切好的新鲜萝卜菜叶,再煮开,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由此可见,“推合渣”比起制作豆腐要简单得多,不用过滤,不用压榨,一般也不用点卤,难怪土家人又称合渣为“懒豆腐”。合渣的营养搭配也很科学,黄豆中的蛋白质与萝卜菜中的维生素、无机盐配在一起,达到了合理膳食的效果。
在恩施,合渣的吃法很多。有的吃得较稀,不加任何调料,常称为淡合渣,突出“喝”,时而还加洋芋一起煮食;有吃酸合渣的,是将合渣放置变酸,再食,既解渴又消暑;有的还制作成合渣火锅,张关合渣就是制作合渣火锅的典型。
张关合渣是将合渣煮好后点卤变得稍干,加鲜汤配猪肉、仔鸡、鸡蛋等做成鲜肉合渣、仔鸡合渣、鸡蛋合渣等系列合渣火锅。
张关合渣因宣恩一小集镇“张关”而得名,以合渣火锅为典型特征,尤以镇上一位黄姓老太婆制作的最有名、最为地道。张关合渣口味纯正,营养丰富,人们戏称“全价食料”。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无论是本地人还是中外游客都特别喜欢吃,受到极高评价。(王克金、钟声)
●土家腊肉(系列)
土家人家家都兴喂年猪,主要是图过年时有肉吃,过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腊肉,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肉色更加好看,把腊肉放在锅里烹煮,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土家腊肉的制作方法是:
(1......余下全文>>
土家族的风俗习惯 ?
由于长时期与其他兄弟民族的交往,生活习俗、文化等互相影响、吸收,现已通用汉语和汉文。生活习俗与其他民族大同小异,现保留的独特部分极少。
土家人采取倚山建房,一般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一般是四列三间,居中的一间要设祖先神位。正侧左右两房住人,多为两小间,叫住“小二间”。小二间前设火铺,火铺中间置火炕,火炕用于取暖的煮饭,火炕上放着铁制三角架。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特别是春节之前,用以烘炕腊肉和香肠等物现在保留亦有:
一、过赶年:
汉族以及一些有关民族过大年(简称“过年”,即春节)都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而我们恩施土家族人却是提前一天赶着过年,故称“过赶年”。土家族人为什么要过赶年呢?在我们这里民间流传着四种不同的说法:
说法之一:为了抵御外国的侵略。
土家“赶年”的由来与土家祖先的战事有关。见于文字记载的,在《明史》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明朝初年,倭寇(即日本浪人)大举侵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明朝官军已无力征剿。明宪宗皇帝御批湘、鄂西土家兵(湘、鄂西土家兵历代以精悍善战著称)火速前往东南沿海抗倭。圣旨到时,恰是大年二十九日。按理,应于三十日正式开拔前线,土家族人想留子弟兵过了年再去。若此,则有违圣令,其罪不轻。土家族有威望的老年人临时决定,提前一天过年(即过赶年),让子弟兵过了年再去打仗。后来,土家族子弟兵在前线奋勇杀敌,明宪宗亲赐“东南第一功”御匾。土家族人为了纪念这次征战胜利,为了纪念自己的子弟兵的英勇战功,同时,也为了表达广大民众对抗倭将士的深切怀念,土家族人就定在腊月二十九(或二十八)过年,这种“过赶年”的习俗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的历史,从此永远保留过赶年的习惯。
说法之二:为了打败异族的骚扰。
由于民族战争频繁,土家族民众常常不能安全过年。有一年,临近过年时外族又来大举进犯,把土家族民众团团围住。于是,本民族头领便施巧计,出奇制胜。头领让民众提前一天过年,尔后,趁敌人在过年这一天正在大口吃肉大口喝酒,毫无戒备之时,率领将士猝然出击,敌人被土家族人打得落花流水,仓皇撤离。
说法之三:提前过年庆贺新居。
古代土家族人原住江西一带,因不堪忍受官府、财主的掠夺、欺压,避免被斩尽杀绝的灾难,他们约定在农历四月初八开始准备,然后悄然离开,经过洞庭湖,溯沉江而上,到达武海派点心合时令陵山区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这里有大树可盖吊脚楼,有清泉可酿“苞谷烧”(家制白酒),经过几个月的辛勤劳作,新垦的土地肥沃,五谷颗粒粗壮,六畜见风长膘,土家族人迎来了新的家园的第一个丰收的秋天。这样,他们又在农历十月初一再过一个“十月年”。家家蒸“苞谷烧”,寨寨杀大肥猪,人们纷纷串寨,登门拜年,相互表达美好的祝愿。于是,新落居的土家族民众就决定先过一次年:宰牛,祭神,“摆手”,唱歌。这一天正是农历六月二十五,所以就叫“六月年”。
说法之四:奉命出征,班师回朝的日期不一致。
因为明代万历年间土家族人奉命出征,班师回朝的日期不一致,所以过年的时间也就不一样。
从以上四种不同的说法(传说)中,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不论是外国的侵略、异族的骚扰或者地主的盘剥、掠夺,土家族人从来就是英勇无畏,同仇敌忾,并且足智多谋,以奇制胜,这是一个英勇的民族,豪爽的民族。
土家族人豪爽、痛快的民族气质的形成与发展,与其历史进程中曾经饱经患难、备受欺压,几度被迫举族(氏族或部族)迁徙却能泰然处之的史实分不开。因而,同其先辈民族一样,养成了念祖、怀旧、齐心、尚武的强烈民族精......余下全文>>
求解张家界各种特色美食详细讲解呢?哪位大侠来帮忙回答的 ?
张家界伐旅游区主要是以湘菜和当地山珍为主的土家风味菜肴。主要有:腊肉炒豆角,土家酸菜,岩耳烧鸡,泥鳅煮豆腐,鸡肉菌,和渣,酸豆角,腊豆腐,腊狗肉等。
湖北恩施的名吃有哪些? ?
油香(儿)豆皮(儿)张关合渣 柏杨豆干 榨广椒 炕洋芋 苞谷浆粑粑 苦荞粑粑 土家腊肉 社饭 葛仙米 凤头姜 福宝山莼菜 年肉 土家油茶汤 熏香肠 火腿 利川的根巴凉粉... “格格” 特点:这可不是“还珠格格”中的“格格”哟,此“格格”乃是用辣椒乍混和其他主料蒸出来的。在恩施街头的小饭馆门口你随处可见,有许多极小的蒸笼在旺火上蒸,而这蒸笼里的东西便是“格格”了。“格格”的品种有很多,有牛肉格格、羊肉格格、猪肉格格、肥肠格格等。 合渣 特点:其实就是一个小火锅,里面放些豆渣、花生渣、肉末等底料,再加上猪肉、牛肉或者羊肉等原料以构成各种口味,一般每人花费7、8元就可以吃到一个合渣了,无论一锅有几人吃,都按照人头收费。在吃合渣的同时还会配有几小碟凉菜,比如花生米、凉菜、豆干等,这些凉菜也都是随合渣一起奉送的。 腊肉 特点:腊肉是当地的特色之一,你可以在小摊或者小饭馆里品尝到。当顾客挑选好腊肉后,店主或摊主就先把客人挑的肉放到煤炉上去烧,直烧的滋滋流油,然后扔到放了碱的开水里去泡着,再拿清洁球在肉的表面拼命擦,不一会儿,一块皮黄肉鲜的腊肉就完工了。 [地方小吃] 榨广椒 特点:榨广椒是思施城乡居民的风味莱。将鲜红辣椒屑与玉 米粉配制,每年白露过后制作,储存于坛中密闭,半月后可 食用,到次年白露前后用完;此菜食用简便,从坛中取出,人 炒锅炒干水气,着食油、食盐即可。若用作“扣肉”垫底,则 更有滋味。 油香 特点:油香是思施城乡独特的风味小吃,多用作早点。制作方法是;将大米、黄豆浸泡发胀,磨成细浆待用 l以专用模 具(油香瓢)盛料,底层为米浆,中间放肉丝、葱、辣椒等 佐料,上面复米浆;投入油锅炸熟,即可食。油香的另一种 吃法是,在米浆里渗入豌豆或红薯丁,装入模具炸熟,曰 “酥麦豌”、“苕面窝”。 巴东羊肉大面 特点:巴东羊肉大面,以碗大而闻名,又以肉嫩、汤辣、味鲜、不膻不腻,因其选料精细,制作讲究而独具特色。它以本地山羊肉为原料精制而成,《巴东县志》载“山羊作脯与鹿同美”。制作方法是:将羊肉剔骨,洗净,切成铜钱厚的薄片,置锅中煮至八成熟,成淡白色后捞起,再将干红辣椒末(不能用辣椒粉)、姜末、大蒜末、花椒、豆瓣酱各适量放入,化猪油、化羊油、香油各一等份混合一起,炸成红油,然后将八成熟的羊肉片倒入烩熟,置于文火之上待用。另将羊骨加八角、桂皮、茴香、陈皮等香料适量熬成汤,同称“卤水”,置于文火之上保温待用。当客人要食用时,便将碱水面条煮熟捞起,盛于碗中,配上羊肉汤和羊肉臊子,放上一点香菜即可。其特点是红、白、绿相间,不仅色、香、味俱全,诱人食欲,而且有滋阴补肾之功效大十街的“油香”和汽水包子还有炭火烤的烧饼你都可以尝尝。
湘西名菜有哪些? ?
湘西菜擅长烹制山珍野味、烟熏肉和各种腌肉,风味侧重于咸、香、酸、辣。常以柴炭作燃料,有浓厚的山乡风味
[湘西酸肉]
"湘西酸肉"是湘西苗族和土家族传统风味佳肴,味辣微酸,以湘西自治州所做最佳,故名。
酸肉制法是:将带皮的猪肥肉刮洗干净,切成100克重的长方块,选用精盐、花椒粉腌5小时,再加玉米粉拌均,装在坛内,封严坛口,腌15天即成。"湘西酸肉",就是将这种腌好的酸肉切成长方片,加红椒末、青蒜段煸炒,再加炒玉米粉、清汤焖熟。
湘西名菜~~~洪江血粑鸭
张家界特色美食推荐,张家界有什么好吃的 ?
去张家界自然要吃土家饭,土家家常菜五大类
岩耳炖土鸡
岩耳生峭壁,形状和木耳相似,但比木耳大,表面呈黑色,有细刺,一般要六七年才能长成。土鸡养农家。岩耳炖土鸡,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曾是土司进贡给皇上的御菜。
擂辣椒
擂辣椒是有名的张家界常菜,传统做法是用油锅煸炒大尖椒至表皮糊焦,再泡入冷开水中剥皮去籽,放入擂钵中捣碎,拌入调料。这道擂辣椒综合了川菜的干煸厨艺和虎皮尖椒的做法,最后成品貌似钵中捣碎。适合家庭操作,口味也相当不错!很多擂辣椒的菜谱用大青椒做这道菜,不过大尖椒辣味不足。小尖椒辣味劲道,塞在馒头里也很好吃!
合渣
土家极喜欢的菜肴。在土家族的民间歌谣中,有这么几句:辣椒当盐,合渣过年,一条裤子穿它几十年····这几句话夸张地描述了土家人在解放前的辛酸生活。合渣的制作比较简单,只是在开头“推”的阶段辛苦些,因此,土家人称制作合渣为“推合渣”—将黄豆用水泡胀后,在石磨上一转一转地磨成豆浆,再将豆浆兑水放进锅,架火煮开,然后放进切好的菜丝,又煮开,就制成了一锅乳白带绿的合渣。由此可见,“推合渣”比起打豆腐来,要容易的多,难怪土家人又称合渣为“懒豆腐”。合渣最好的吃法是把合渣和米饭拌在一起吃,比酸菜都要下饭。
土家腊味
湖南盛产腊味,以土家腊味为最,只有土家腊味是真正的通过柴火熏烤而成,腊味品种很多,有腊鱼、腊肉、腊肠、腊猪肚、腊猪肝、腊野味等。这些腊味黑中透红、肥而不腻、焦而不脆,闻之腊香扑鼻,食之满口留香。
每年腊月间,人们先将猪肉切成条条块块,然后将肉抹上盐,再放进坛子里或木桶中,腌制一个星期后取出风干,然后用柴火熏烤。吃腊肉时,吧腊肉放在锅里烹煮,蒸熟的腊肉,香飘十里,勾人食欲,是土家人平时招待客人摆在席上的主菜。
来湘西如不食腊味,定会让你遗憾不已!
血豆腐
血豆腐,是将豆腐和猪血、猪肉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状,烟熏烤成腊黄,吃起来耐嚼味香,血豆腐既有腊肉的熏香味,又有猪血的原味和豆腐的豆香味,吃上一口你就知道那真是一道下酒的美味。
<土家名菜四大类>
土家扣肉
张家界土家扣肉是土家人待客的一道主菜,一般只有在当地的人办酒席或大型活动的时候才会上用作主菜。土家扣肉的做法均采用五花猪肉,经过煮、炸、炸、蒸等多道工艺制成,上席时肉的下面一般都会用干咸菜铺底。虽说是肥肉制成,但吃起来一点也不腻口,味道极其鲜嫩。目前张家界一般餐馆及酒店都备有这道菜,以供旅游者享用。
娃娃鱼
“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怎么可以吃呢?”别称“娃娃鱼”的大鲸真的可以吃,因为它们是在仿野生环境的饲养条件下,人工培育的。但是,只有拿到了大鲵特许经营利用证的酒店才能经营娃娃鱼系列餐饮。
娃娃鱼肉嫩味鲜,营养丰富,有抗衰老、驻颜的功效。用娃娃鱼鱼头跟爪子炖汤,可健胃理气、祛风除湿,是老年人最好的滋补品。
土家十大碗
土家十大碗来源于当地民间节庆及办酒席时惯用的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半荤半素、一菜两味,餐桌上看不到盘子,吃饭及装菜全部是蓝边大口碗。久而久之,土家族人就给宴席取名为“土家十大碗”。除十大碗菜外,桌上还要配腌菜碟两个,为客人备用,另配上土家字自酿的苞谷烧酒。上菜的程序与方式也很有讲究,在土家民间每上一道菜,打盘子的人高喊拖腔的号子直到菜上完,优势还要鸣炮,吹响欢快的菜调子。
三下锅
说到张家界的食物,绝大多数的人会立马想到三下锅。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朝廷征调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线抗倭,恰好赶上年关。为了不耽误保家卫国的大事,土司王下令提前一天过年,也是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煮,叫吃“合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土家三下锅......余下全文>>
重庆民间封席顺口遛 ?
【重庆节日风俗介绍】 重庆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俗,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大同小异。但由于重庆有五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这两个既热情又传统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节日。 心灵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拥有非凡的天赋。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族人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祈祷、喜庆活动。男女老少穿起节日的盛装,跳起欢快而热烈的摆手舞。一时间,满耳喧天鼓乐,满眼婆娑舞影。骁勇善战的苗族人,则对唱歌情有独钟。一年一度的“赶秋”,是苗族人大展歌喉的传统节日。青年男女还可以在“赶秋”节上,借歌声互表衷情。 祭祀、祈祷、喜庆活动 黔江地区的土家族,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有大型祭祀、祈祷、喜庆活动,其间要跳摆手舞。盛会时,热闹非凡,方圆数百里的土家人,男披西兰卡普,女着艳丽盛装,结队而来。摆手堂前,张灯结彩,巫师头戴凤冠高帽,腰系八幅罗裙,手摇铜铃司刀,手舞足蹈地进行指挥。三声炮响,鼓乐齐鸣,顿时歌声大作,男女相携,翩跹起舞,通宵达旦。“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摆手舞源于古代的巴渝舞,动作有单摆、双摆、回旋摆,表现礼节仪式,劳动场景或战斗动作,节奏明快,舞姿优美,原始气息震慑人心。 苗族“赶秋” 苗家人能歌善舞,苗家的歌或高亢激昂,或清越婉转,人不见面歌见面,人人会歌,以歌问候,用歌叙事,凭歌寄情。歌,是苗族人寸步不离的影子,还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互通心声的大媒人。婚礼时,更离不了歌,主人要对客人唱谢客歌,对媒人唱谢媒歌,大家要对新婚夫妇唱祝福歌,亲朋好友要相互赛歌、对歌、盘歌,连唱三天三夜。 “赶秋”是苗族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立秋这天,山寨的苗家人,换上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涌向秋场,场上锣鼓喧天、歌声萦绕,打秋千、上刀梯、舞狮子、玩龙灯、跳猴儿鼓舞、歌台赛歌,热闹异常。青年男女利用“赶秋”物色情侣,歌郎歌娘大展歌喉。 此外,苗族的节日,还有“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过苗节”和“羊马节”等。 ======================== 【民俗文化】 巴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部分。“炎黄”的始迹在黄河流域,而从夏禹始,先民的传闻则已开始南渐。禹的出生地相传有三处,都在长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据大量史籍所载,禹就是生于四川境内的汶山郡广柔县石纽乡,娶江州涂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庆。秦灭巴国设巴郡后,巴人更是长足步入了汉化的过程。 三千多年来,重庆处处留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印痕。渝鄂交界处,有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涪陵周易园,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大足石刻,汇集了中国唐、宋时期石窟艺术的大量珍品;合川钓鱼城,保存着南京军民抗击蒙哥军队入侵的古战场遗址。历代诗人如李白、杜甫、刘禹锡、苏轼、陆游、郭沫若等,都在这里写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巴渝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风民俗,涵盖婚丧嫁娶、文娱游戏、鬼神观念、崇拜禁忌、岁时节令,工商交易等各个范畴,与中国其他地区比较,无不大同小异。重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剧、曲艺、绘画,手工艺品及群众节令活动等,也颇能反映巴渝风俗民情。 ======================== 【重庆土家年夜饭】 “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刚进腊月,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板溪乡红杏村农民许文旭家就忙开了。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当数“扣肉”和“灌海椒”。许文旭说,“扣肉”看似简单,但......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