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家常菜
家常菜谱,美食攻略

怎样做大酱好吃 韩国大酱怎么做

怎样做大酱时间少又好吃 ?

材料;黄豆、盐、水。 将大豆黄豆精选,剔除坏的、变质的豆粒和其它杂质,清水洗净,放进锅里加水煮熟,待汤焅净,切不可焦糊,豆粒用手一捻极酥烂,熄火焖至次日上午,豆焖成呈红色。然后用搅肉机绞成均匀豆泥。酱泥干湿适宜,过干则难以团聚成坯,影响正常发酵;水分过多则酱坯过软难以成形,坯芯易伤热、生虫、臭败。酱坯大小一般以三斤干豆原料为宜,约为30公分长的横截面积20平方公分柱体,易于发酵酶变。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晾至酱坯外干(约三、五日),然后在酱坯外裹以一层牛皮纸(防止蝇虫腐蚀、灰尘玷污等),放在阴凉的地方通风处,坯件间距约一寸,酱坯多时可以分层摞起,但以细木条隔开,约一周时间将酱坯调换位置继续贮放如前。发到一定的程度,里面都长白毛了才好。待之农历四月十八或二十八开始下酱。去掉外包装纸后将酱坯入清水中仔细清洗,刷去外皮一切不洁物;然后将酱坯切成尽可能细小的碎块,放入缸中。缸要安置在窗前阳光充分照射之处,为避免地气过于阴凉,一般要将酱缸安置于砖石之上。随即将大粒海盐按二斤豆料、一斤盐的比例用清净的井水充分融化,去掉沉淀,注入缸中,水与碎酱坯大约是二比一的比例。然后用洁净白布蒙住缸口。三天以后开始打耙。每天用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订了一块板)打耙,大约坚持打耙一个月时间,每天早晚各打一次耙,每次二百下左右,把沫子盛出来丢掉,直到将发劲儿(酱液表面生出的沫状物)彻底打除为止,每天打耙酱会变的很细,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此间,要特别注意避免“捂了酱头”——酱液发酵过劲儿而产生异味。为了通风防雨,缸口上要罩上一顶“酱缸帽子”。农村酱帽的传统制法是就地取材用秫秸或苇子秸编成大草帽形状,既透气又防雨水。

农家大酱怎么做好吃 ?

东北大酱的做法:

材料:黄豆、曲子(一种用来发酵的菌)、盐、水。

先把黄豆用锅煮熟,然后用搅肉机搅碎,但不要特别的碎,其中还有好多半颗的豆瓣,参入曲子,可以按5公斤黄豆放了两小把曲子的比例。

墩成二个立方体,放到阳光下面晒,要把每个面都晒干成一层壳,其实中间还是软的。当六个面都晒好了,用纸包上放一段时间(里面基本上也是干的了)。

到下酱的日子,以前有特定的日子,现在你想什么时候都可以,把晒好的酱块弄成小块,你会看到有好多毛,就是长毛了,放到坛子里后放水放盐。用细纱布盖上放在阳光下。

最后还需要每天用酱耙子捣,把沫子盛出来丢掉,每天弄酱会变得很细,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

自制东北大酱的做法,自制东北大酱怎么做好吃 ?

东北菜谱家常菜做法所需原料:
黄豆5斤(最好是当年秋天的新黄豆)、盐1.5斤
制作方法:
老话说进了腊月就可以做酱块子了,但是这时候做酱块子发酵的时间长,到时候做好的酱那种俗称的霉味有点重,喜欢这种味道的进入腊月就开始做。喜欢味道清香的就农历的二月初三到初八之间做。

1、将黄豆挑出去碎豆和瘪豆,不用洗直接放入炒锅中,不要放油干锅炒,一次炒不完可以分几次炒完;
2、中火不停地翻炒直到豆子炒到微微有点糊的颜色,吃一颗感觉很香就可以了;

3、因为炒之前清洗不容易晾干也不容易炒制,所以炒好后,要用凉水洗两遍捞出;

4、将洗好的豆子放入锅中倒入豆子3倍量的清水大火烧开;
5、盖上盖子小火要煮大约1个小时,煮到豆子用手指就能碾碎的状态就可以了,注意不要干锅要经常的搅动一下,如果水煮的干了,可以再往里面加热水,不要加凉水;

4、将煮好的豆子捞出来趁热用绞肉机绞碎或者用擀面杖擀碎,喜欢大酱里面有豆瓣的,可以就用擀面杖不要擀得过碎就可以;锅里煮豆子的汤汁先不要倒掉;
5、取一个小盆或者一个盒子,取一些豆碎放入里面压紧压平,然后倒扣出来就成了板砖一样的块状,称为酱块子(圆形的椭圆形的都可以),一般是一斤做一块,不要做得太小那样里面发酵出的油少不香;豆碎如果太干不爱成型可以放一些刚才锅里煮豆子的汤,千万不要弄稀了做不成酱块子;

6、将做好的酱块子晾凉,再晾一天或者一夜,表面干爽,然后用纸包上放在不通风又温暖的地方(18~20度最好)进行发酵,期间不用管它了;期间酱块子上会长白毛,这是因为发酵的原因,如果没长那就是酱块子没发酵,是做不成大酱的;
7、每年下酱(东北人的叫法,就是开始做成液体状的酱了),只能是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这三天,具体为什么不知道,只知道这是老规矩。做酱的前两天,将酱块子拿出来去掉包着的纸,然后用刷子在流水下将酱块子刷干净;

8、将刷干净的酱块子弄成小碎块,可以掰或用刀切或用擀面杖砸都可以,然后晾到盖帘上晾去表面的水汽;
9、将20斤清水放入1.5斤盐烧开搅匀关火晾凉倒入坛子或者缸中,将弄成小块的酱块子也放进去,搅匀,用透气的纱布盖上放到通风的地方就可以,一个月以后才能吃;

东北大酱的做法,东北大酱怎么做好吃,东北大酱 ?

步骤

1.风干的大酱块

2.倒入清水,用刷子将大酱块表面的毛刷洗干净

3.这是刷好的大酱块

4.大酱块用刀切碎

5.将所有切好的大酱块装入盆中,放到阳光通风地晾干(我晒了一天就干透了)

6.锅中做水烧开,倒入500g的盐搅至盐完全融化,再放入花椒粒和八角,熬制花椒大料水

7.将盐水晾凉,捞出花椒粒和八角

8.大酱放入一个干净的坛子里

9.倒入盐水搅匀

10.取一块干净的纱布,用松紧带封口, 每天用勺子捣,把沫子盛出来丢掉,加快其发酵过程,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

小贴士
酱块被盐水泡过一天后就软了,用勺子把酱块碾碎即可
把黑色的沫子盛出来扔掉
等酱发了(成黄色)就可以吃啦

东北大酱怎么做最好吃, ?

东北大酱
四月二十八,庙会的最后一天,东北城镇乡村家家户户的主妇几乎都忙着制作一种家制的大酱,名曰“下酱”。选择这一天,不仅是借助那个“八”字的谐音“发”,但不取其俗气且带有铜臭味儿的那个“发”,好让那些搁到了时候的酱块儿顺利“发酵”,更主要的还是节气使然——端午左右,雨季之前,东北最美好的季节来到了,稳中有升的温度才能保证大酱里的毛霉菌正常而快速地发酵。
相传,下酱的传统起源于满族人。就像火锅的吃法一样流传下来,经久不衰。至今,满族人依然下正宗的“盘酱”,即在煮酱豆之前先将黄豆炒熟,其余做法与普通大酱没有太大出入。由于东北地区的气温常年较低,不利于细菌繁殖,因而人们有生吃蔬菜的习惯,用茄子、芹菜、亦或海带蘸酱均不足为奇。各家的餐桌上更是少不了一大盘应时应季的“蘸酱菜”。那些青菜鲜拂诱人,青翠欲滴,用它蘸上青花小碟中金黄浓香的大酱,既开胃又可口,能吃下一碗饭的,至少还得再来一碗。
东北人嗜酱如命。从前生活水平不高,青菜小葱蘸酱权当主菜。而今一日三餐即使七碟八碗俱齐,煎炒烹炸少得,甚至东北的大炖菜少得,却少不了一碟咸香适口的大酱。
我的父母都是南方人,但他们已经在东北生活了四十几年,早已入乡随俗,惟独下酱这一点例外。或许是家中没有老辈人传承,或许是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使然,我们家基本不吃生的蔬菜,并且从来不下酱。我记得母亲曾经试着下过一回,那也仅仅是一次尝试,很不成功。那看似简单的下酱过程,实在是有很多技巧和秘诀可言。那里面既有代代相传的因素,又有自我理解与适当发挥的因素,同样是炒豆、煮豆、绞豆、做酱块儿、封酱块儿,直到四月二十八那天的正式下酱,这一系列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温度、湿度、力度的掌握,井水与自来水的选用,碘盐与不加碘盐的区别,盐和水的比例等等,都要把握得恰倒好处,处理得一丝不苟。待到上述一系列工作逐一完成,头一两个月里,还得需要一位有耐心的专人,每天至少一次坐在酱缸旁“打爬”、“撇沫儿”,这个任务同样艰巨,不可忽视。至于雨天给酱缸盖盖儿,晴天撤盖儿,就不属于有难度的技术类活儿计了。
在北方,菜园门口、庭院南边的朝阳地带,以及楼房的阳台内,都常年放置一口大小不一的酱缸。三久天也不必挪动,酱缸当然不会上冻。而衡量这家主妇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就是品尝她“亲手”下的大酱、腌的咸菜和做的斗包儿。尤其是品尝她家发透了的生酱的味道。民间有种说法:大户人家的酱一定好吃。更为准确地讲,是家中人口多,环境相对窝囊,不太干净利落的主妇下的大酱更香一些。听起来似乎有悖常理,但很多事起初就是这么奇妙,待到后来就变得顺理成章了。虽然我们家不下酱,却总断不了大酱可供调味儿。邻里们每每总在自家的大酱刚刚发好的时候,就诚心诚意地邀我们去刀酱,又很合适宜地夸耀自己家的大酱如何地好吃,那口气和神情,并不亚于夸奖自己家的孩子。而我和弟弟常常是在拿着空碗出门前先商量妥去哪家,因为讨酱吃也有学问:一定要把每个邀我们去刀酱的人家都走遍,并且还得有规律地轮上几遍,不论那家的大酱味道怎样,吃多吃少倒在其次。这样,每家都会认为自己家的大酱不错。看看,去收不是自己种的庄稼,虽然事先省了力气,却得大大动些脑筋才行。
都知道山东人引以为荣、与之豪爽之气一脉相承的“煎饼卷大葱大酱(此酱定然与东北大酱有区别)。在东北,就因地而易,换成了“大楂子”就大葱蘸大酱了。与玉米面相比,玉米楂更能体现东北人的粗线条,更能显示其粗犷的个性。一大锅挟着云豆香气的大楂子,上面浮着鱼泡般的咸鸭蛋,在配上饭桌上一大堆翠绿可人的时鲜青菜,最不能少的,是那盘刚刚出勺、香气四溢的鸡蛋酱。这样的场面你是不是迈不开步了?......余下全文>>

炒大酱的做法,炒大酱怎么做好吃,炒大酱的家常 ?

用料
许氏大酱 2袋
鸡蛋 1个
油 15克
水 25克
辣椒 2个
鸡蛋炒大酱的做法
大酱2袋,鸡蛋1个,辣椒2个

酱用水澥开备用

鸡蛋炒熟备用

座锅点火放少许油炸辣椒,再倒入酱煸炒3分钟后再下炒熟的鸡蛋继续煸炒1分钟出锅

小贴士
喜欢吃辣的可多放些辣椒

大酱的快速做法 ?

做法:
1. 洗黄豆,将坏的黄豆拣出来。然后泡5个小时。(应该在2月底3月初开始做)
2. 把黄豆煮熟,烀黄豆的大约要两三个小时,需要文火。要经常翻锅,注意不要煮糊了,我是开锅煮。
3. 1个小时后,满屋子的豆香,尝了几颗豆子真是好吃,索性就盛出一碗黄豆放些切碎的葱花,酱油,香油,虾皮搬匀后享用。吃了一碗又一碗,打住,这样下去就做不成大酱了。
4. 然后搅碎,也不是特别的碎其中还有好多半颗的豆瓣。我买了一个搅碎器,搅啊搅,搅啊搅,整个晚上我和豆子把所有的豆子都搅碎了
5. 将搅碎的豆子放入一个四方形的盒子,这个盒子是用来装蛋糕的。用力的压豆子,然后将盒子翻扣,慢慢得让豆子滑出来 。

6. 将四方体的酱块子用刀切成四分,手里少粘些水,将酱块子的四面压平整。
7. 酱块子晚上放到荫凉的地方,如放在地下室。白天放到阳光下面晒,要把每个面都晒干成一层壳,其实中间还是软的。

(然后,要等到5月份下酱,还得出去找酱缸,做酱耙子,买纱布)

8. 用纸包上放一段时间,不要用报纸。
9.(阳历5月15 )是下酱的日子,这个季节在端午左右,雨季之前,稳中有升的温度才能保证大酱里的毛霉菌正常而快速地发酵。把晒好的酱表面(有毛是正常的)洗干净,然后弄成小块。
10. 准备一个坛子,先放水,后放盐,搅拌均匀,我们老家的规矩是1斤酱块子半斤盐,盐少了不行,会坏掉。
11. 用细纱布盖上放在阳光下(这样酱才会发酵)。
12. 需要每天用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订了一块板)每天捣(一定要),把沫子盛出来丢掉,每天弄酱会变的很细。
13. 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一搬在6月份就可以吃了。
14. 还可以把黄瓜等蔬菜放到酱缸里腌制。

自己用黄豆做大酱怎么做? ?

黄豆大酱的做法
用料
黄豆、盐、花椒种子的皮或者叶子。
做法
1.在深秋或者年前,把黄豆煮熟煮烂,捣成碎碎的。
2.然后做成结结实实的锥形的墩子。
3.把墩子的皮晾干,放在较温暖空气流通的地方发酵。
4.几天就去翻一翻。慢慢的就会出现菌丝。
5.春天找个日子,把大酱墩子拿出来,把表的菌丝扫掉,把大酱墩子切成小片,放在太阳下暴晒。
6.晒干,晒透。然后把片片弄碎。
7.然后放到缸里,按照七碗料,一碗盐的比例,加入盐。别太咸也不要淡了。淡了会有酸的味道。
8.用花椒叶子或者种子的皮烧一大锅水,然后把花椒种子皮捞出来。水倒入大酱料缸中。封缸。
9.过半月,会发现酱的表面出现了一层厚厚的菌丝。不要扔掉,捞出来炖鸡蛋吃很好吃的。这个时候就可以吃鲜酱了。
10.缸中的大酱放在阳光下暴晒,每天多次的搅动。酱越来越厚了,最后就团城一个个的大球球。放在坛子里,就是一年四季的都可以吃的美食。
豆豉,是豆子经过蒸煮,冷却后发酵和盐渍最后晒干而成。它辛甘,性凉,微苦,能入肺、胃经,有疏散解表、宣郁除烦之功。

自己做大酱放什么调料好吃?就是下酱的时候除了盐水,还放什么味道更好些? ?

主料:黄豆2000g 。
  辅料:盐1500g,面粉适量。
  步骤
  1.将泡好的黄豆煮熟,留下煮豆的汤,凉后,拌上适量的面粉。
  2.放在匾中让其自然发霉。
  3.经过10天霉变的豆,程度就差不多了。
  4.放在烈日下晒干。
  5.准备盐。
  6.在盐中加入适量的水,晾凉。
  7.将豆干放入合适的盆中。
  8.将盐水倒入,一定要加足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
  9.晒了一个星期的黄豆酱,基本成型了,想吃时就可以蒸熟来吃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万丰美食菜谱大全 » 怎样做大酱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