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家常菜
家常菜谱,美食攻略

揭西擂茶的做法 揭西细粄的做法教程

揭西擂茶的制作工具 ?

擂茶的主要工具是木棍和带有螺纹的陶钵。它的配料十分丰富。制作方法如下:先在钵内放少量绿茶,以擂茶棍先磨烂,然后再放入黑芝麻或白芝麻,继续擂,擂时可加少许冷开水,以润滑好擂,待擂至茶叶、芝麻都成糊状后加入炒熟的花生,继续擂,直到花生擂成末了,再加入香菜或苦枥芯,园香、薄荷(冬天还可加入生姜或胡椒)等,继续擂至全部变成浆状即可。全部擂制过程约需15分钟以上,因为在擂茶过程中,须使用双手力量持续旋转,常会汗流浃背,尤其初学者,更因力量不知如何均衡控制,常擂了几分钟就频频休息了,常擂的人知道如何控制力道,可以不用换手,可一气呵成。因此擂茶还可有运动健身效果。研擂好的茶浆,加适量的盐,然后根据人数的多少,冲入煮沸的开水,即成一钵甘香扑鼻的擂茶汤了。

揭西擂茶的制作过程 ?

1、先把茶叶放入钵中,双手握好擂茶棍按顺时针的方向转动把茶叶搅碎;2、茶叶捣碎后加入香菜(建议香菜用油略炒一下可以去掉菜腥味,也可以不炒)搅成泥;3、把香菜捣碎后加入熟花生,接着用擂茶棍把花生先敲碎,然后再双手握好擂茶棍按顺时针的方向转动把花生捣碎并把里面的所有材料搅成着泥状;4、煮好开水把它冲到钵的材料中并用擂茶棍按顺时针的方向轻轻转动把材料和水搅均匀后加入适量的盐,就做成擂茶;5、把适合的米饭、菜和擂茶泡在一起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吃啦!

揭西擂茶的独特之处 ?

揭西擂茶具有咸、香、甜、苦、甘等多种味道,喝之觉得喉咙清爽,荡气回肠,别有一番韵味。

揭西的擂茶好吃吗? ?

擂茶是具有客家特色的传统食品。先把茶叶(这里选用的是绿茶或者炒茶)、花生、芝麻、香菜、金不换、紫苏、苦棘芯等放在擂缸里擂成酱,加少许食盐,后将沸水冲进缸里,即成擂茶。 反正我是吃不惯的。

谁可以告诉我揭西擂茶需要的菜有什么?? ?

擂茶,顾名思义就是用茶叶擂碎泡制的茶。用一把茶叶,适量芝麻,(也可以加几片甘草等)放进擂茶钵,通过擂茶棒在钵内的不停转动,把茶叶、芝麻等擂成末,中间过程需加水和花生。用擂茶棒沿钵内壁顺沟纹走向有规律旋磨,将茶叶等研成碎泥,直到钵内留下的糊状 “茶泥”。再冲入沸水,适当搅拌即可,现在也有些人图省事,采用粉碎机粉碎茶叶和花生等,但却会少了用擂茶钵和擂茶棒擂出的那股天然香味,所以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擂茶方法。
擂茶的配菜是小白菜、长豆角、韭菜、生菜、葱、蒜和萝卜干、河虾、花生等。蔬菜分别切碎炒熟,虾豆类则要爆香,然后分别装盘,摆在桌上,各人吃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取用,这种方式一如自助餐擂茶有两种吃法,一是就吃擂茶加点点心之类的;还有就是吃擂茶和饭。在我家乡每逢年初七就要煮七样菜茶,何为叫七样菜茶呢?就是有七种配菜,据说有着久远的历史,相传早在客家人的祖先还在中原居住的时候,就已经有这种习惯了。

揭西擂茶的关于揭西 ?

揭西县地处粤东莲花山南麓 ,潮汕平原西北部 ,北依大北山,南临榕江水。位于东经115º36'-116º11',北纬23º18'-23º41'。北回归线横贯县境,从河婆街道北边通过。东临揭东县。县城河婆街道距揭阳市区63.2公里,距省会广州市402公里。县境东西长约65公里,南北宽约53.2公里,全县总面积1365.375平方公里,总人口90多万人,海外侨胞57.8万人。揭西县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层峦叠嶂,中部丘陵起伏,东南为平原,西北部的李望嶂海拔1222米,是全县最高峰,也是揭西县与五华县的分水岭。东南部的鲤鱼沟海拔3米,是本县最低处,榕江南河源于陆河县凤凰山从西向东流经境内至东园出境,长71.7公里,其主要支流有上砂河、横江河、龙潭河、石肚河、五经富河、灰寨河等,全县97.4%面积属榕江水系。境内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节明显,夏季长,秋冬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日照1844.4小时,日照率41%,年均气温21.1℃。无霜期340天以上,年均降雨量2114.8毫米,3月起多东风,7月多西南风,冬季至翌年2月多西北风,夏秋两季常有热带风暴。揭西是潮客混居的地方。

揭西擂茶好喝吗?里面有什么东东? ?

揭西擂茶具有咸、香、甜、苦、甘等多种味道,喝之觉得喉咙清爽,荡气回肠,别有一番韵味。

客家擂茶文化的擂茶吃法 ?

此为将乐传统饮料。其做法是以白芝麻、茶梗为主料,置于刻有直纹的陶制擂钵中,以擂茶棍旋磨,研磨成浆状后加开水冲泡、稀释,用笊篱滤出渣再擂再冲。擂茶棍以茶树或百花蛇藤做成,磨损的木质溶入茶水可食,既是工具又是原料。擂茶时,可根据四时变化和人体状况的不同需要,分别加入陈皮、甘草、白芍、艾叶、葛藤、鸡脚草、金银花等中草药一起擂,制成防暑祛寒、清热解毒、消食化积等功效不同的擂茶。平时妇女串门喜喝擂茶,有的常喝成瘾,不喝则头痛;有的茶量极大,连喝五六碗也无妨。每逢喜庆或节日请喝擂茶,桌上均摆有各种配料。解放前以花生、豆子、南瓜子、杨梅干等为主,农村有的用腌菜杆、老姜、笋干;解放后,配料愈加丰盛,有各种糖果、饼干、瓜子、蜜饯、花生、果冻等十余种。请喝擂茶已成为一种社交通礼。凡婚丧、建房、升学、参军、晋级、招工、中奖,都请喝擂茶。东道主家中几个人轮流作业,擂茶成桶成桶往客厅提,门口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随到随喝,气氛热闹非凡。不少定居将乐的外地人也入乡随俗,家备擂茶成套设备,以应时需。有的人调动,退休回原籍时,还特地带去擂钵、擂茶棍,难以割爱。 揭西的客家人素有煮擂茶的习俗,夏秋季节,天气酷暑,人们劳作之后,经常不大想吃饭,往往以擂茶为午餐。中午时候,客人来访,主人家必定要煮擂菜招待。姑娘出嫁之前,凡是接受喜糖的邻居,也要煮一钵香擂茶请新娘吃,以表示祝贺,另外,家中病人新愈,也要煮些邀请曾经照顾过病人的友邻吃,以表示感谢。擂茶的制作并不复杂,主料是大米或爆米花,但配料复杂。先把花生、芝麻、茶叶、金不换或者苦辣芯,放在擂钵里,用擂茶棍擂成糊糊,冲上开水,然后在砂锅里炒些萝卜干、甘蓝菜、大葱、青葱、黄豆、树菜等等。或者再配些瘦肉丝、虾仁米、鱿鱼等,最后混合炊熟的白米饭(或者爆米花)。这样的擂茶吃起来甜、酸、辣、苦、咸五味俱有,大开胃口,饶有风味。特别是到了每年正月初七,家家户户都吃擂茶,因是初七用七种菜,故称“七样菜茶”,也有用十五种菜的,则称“十五种菜茶”。揭西擂茶有较为悠久的历史渊源,陆羽《茶经》卷三“闻南方有一困蜀妪作茶粥卖”,结合河婆地名的传说,此蜀妪可能就是指何婆。陆羽是唐朝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他所说的茶粥就是把茶叶碾碎成细米,加上米粉、油盐,制成茶团或茶饼,饮用时捣碎,放些葱、姜、椒、桂等调料,用水蒸煮,煮成一大锅茶粥供大家食用,这就是最初的擂茶。揭西擂茶有其美妙的传说。北宋时,潘仁美奉宋太宗之命南下征服南汉王朝,派一小分队途经揭西进攻广州。到了河婆因为士兵大都是北方人,加之天气炎热、水土不服,士兵们纷纷上吐下泻,病势严重,将领们心急火燎,却又束手无策,何婆闻讯赶来,传授了一个秘方,用“三生汤”一喝擂茶治病。根据需要,她吩咐一些人去摘茶叶,一些人去挖生姜,有些人去碾米,有些人去找擂钵和棒子。等把这些东西办齐以后,很快就制成了大量的擂茶。因用擂钵,而称“擂茶”。何婆说给那些病倒了的士兵每人喝一大碗滚烫烫的擂茶,然后蒙头盖脑睡上一觉。次日醒来,人人浑身大汗,个个大打喷嚏。说也奇怪,病人们都痊愈了。后来,征南人马有一部分留下来屯田,于是擂茶不但在揭西县,而且在粤北、湘西、赣南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流传下来,成为客家饮食民俗的一大特色。

桃源擂茶的制作方法 ?

擂茶发源于湖南桃源县马石村,又名三生汤,是一种汉族特色食品。主要流传于湖南常德、益阳等地。起于汉、盛于明清。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待钵中的东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品擂茶,其味格外浓郁、绵长……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又一说,擂茶源于中原,盛于长江中下游。
各地擂茶制作方法各有不同,尤其是配料的选择差别较大。按地域和族群可以分为客家擂茶和湖南(非客家)擂茶两大类。
比如福建西北部民间的擂茶是用茶叶和适量的芝麻置于陶制的擂罐中,用茶木棍研成细末后加滚开水而成;广东的清远、英德、陆河、揭西、普宁等地聚居的客家人所喝的客家擂茶,是把茶叶放进牙钵(内壁有纹路的擂茶陶盆)擂成粉末后,依次加上熟花生、芝麻后旋转研捣,再加上一点盐和香菜,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湖南的桃花源一带有喝芝麻擂茶的特殊习俗。是把茶叶、生姜、生米放到山楂木做的碾钵里擂碎,然后冲上沸水饮用。若能再放点芝麻、细盐进去则滋味更为清香可口。喝秦人擂茶一要趁热,二要慢咽,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心旷神怡”之感;湖南的桃江擂茶是芝麻和花生为主,放入碾钵里擂碎,后用白开水冲泡,再放点白糖。擂茶制成后稠粘如糊,色呈淡咖啡色,香气扑鼻,入口滑溜柔润、甜爽。制法大致和桃源相同,只是在吃法上各有不同。桃江擂茶一般放糖,成为“甜饮”。而桃源擂茶则放盐,大多为“咸食”。桃江的妇女怀孕后,有特别要喝擂茶的习俗,说喝擂茶越多,养出的婴儿越白胖。

转载请注明出处万丰美食菜谱大全 » 揭西擂茶的做法